• 17

買在台北的人真雖小


cm4430 wrote:
針對課徵房屋稅違反...(恕刪)


這兩年想再買間房子,看了些台北市的房子,上個月下斡旋差不到100,沒買.以總價來說只差這一點點,沒買原因就是不願追高,因為有我不太能接受的缺點.
前前後後看了15間吧,以我這兩年的經驗,如果南部賣1500萬(就拿高雄來說),相同規格台北4000萬只能買到最低價的文山區.
一坪25萬在高雄就很不錯了,但文山區新成屋65萬才不會偏僻到山邊

我同學在10多年前買了間高雄相當大的全新大樓,而且很不錯的地段,我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在台北買房子,
他當年不太相信台北市9年的標準3房,而且不是正蛋黃區,居然和他的4大房(原本是5房)全新的房子差不多錢.
結果大約3~4年前他嘆口氣和我說,我的房子大約漲了一倍吧,但是他的房子到現在還沒回本.

到3年前高雄起漲為止,10年間來說,以投資的角度,台北市大勝.大約漲幅是1~1.5倍,
但無論是換屋,再購或首購,拿來自己住的話,就是讓人無奈.一間室內+陽台(不含雨遮)35坪的房子加個車位,如果是新房子,地段差些的大約3500萬,好的話就不必多說,9000萬一億都不太離譜.

只是個基本居住弄到這樣,我們也不是人人都想靠房地產發財.自己住的增值一倍又如何?
有不知道多少人說誰願意自家貶值?只要是整個台北市都照同比例貶,我舉雙手贊成.

工作20年以上如果做得不太差,其實再買一間好點的也不是什麼負擔,重點就是自己認為值不值得.
但如果想得遠一點,這年紀還要貸款買房,人總不能老了都不存退休金,還完房貸剛好退休?
或許這也不什麼不對,我身邊大部份再買一間的都這這狀況.

只是台北的這些動輒5000~6000萬的房子當你想拿回這筆錢時,要賣誰就是個問題了.
現在這價錢的房子交易量已接近冰封,且解凍遙遙無期.

cm4430 wrote:
可是我住屏東市耶~難...(恕刪)

我在台南也有感,到時候轉嫁給買方就好啦,房子比照辦理,反正政府強迫房地產價格上漲,順水推舟一下吧

cobrawu wrote:
到時候轉嫁給買方就好啦,房子比照辦理,反正政府強迫房地產價格上漲,順水推舟一下吧...(恕刪)


有些東西不能轉:

公告現值:這是買賣時用來計算土地增值稅的依據,換句話說,有買賣才會課。(這個可以轉嫁)

公告地價:這是地價稅計算標準,也就是你只要持有土地就得每年繳稅,不管它有沒有收益都得繳稅。這個無法轉嫁~

ryang1212 wrote:
這兩年想再買間房子...(恕刪)


可是加稅不是只針對炒房的人加稅,它是針對全民加稅。

子彈不長眼,就算是現在沒房子的人在將來買了房子還是會中槍。
要加稅 只針對炒房的人

但是房價炒起來 所有 有房的人都受惠阿

所以針對有房的課稅 有甚麼不妥呢 ? 還是房價有 工會法 禁止搭便車條款呢?

標題是 買在台北的人真雖小 我看雖小是住中南部的人吧!
你什麼時候有付過錢了...?
跟你收錢的是建商..又不是政府..
房屋稅是該廢掉
轉而依房價課1%的持有稅
3000萬一年繳30萬就夠了

買在台北的人不雖小..
而是台北太多人買了自己負擔不起的房子..
說得好! 您一下就抓到這傢伙的重點了.....
空空空看空 wrote:
不知所云...倒果為...(恕刪)
對這種逃不掉的項目加稅真的感覺不公不義
收空屋稅才應該是公平的
風~~
這個好笑~
1.多1500萬買的是少數人,其他人靠地價上漲,小時候的200萬房現在可能破億。
2.你那1500萬買的硬體-蓋圖書館,往後的軟體還是要繼續付阿,圖書館要養護。
往後的往後台北還是分到最多預算的地方,能繼續蓋東蓋西,到處鋪草坪,南部有錢嗎?
像買了帝寶跟其他破房子比,不是買了的房屋價錢就好,裡面的保全維修也是貴,管理費當然也要貴阿。
cm4430 wrote:
針對課徵房屋稅違反...(恕刪)


房價課1%的持有稅 100年後不就虧了 1棟房子.
原有的房子該拆了, 又要花第3棟的錢來買.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