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大 wrote:
興隆或台肥南港社宅不過只是少數可原地改建的個案
當興建量放大到以萬戶十萬戶當單位
既有交通便利區域的國有市有地絕對無法支應這種大型計劃
大台北生活圈以保守10萬戶來看,
扣除偏遠的行政區,
平均每區也才2.3千戶,
這樣來看的話,有很難嗎?
我是不這麼認為....!
何況接下來要推的都更及長照,
都是有可能要利用到社會宅,
不管是當都更戶的中繼用途,
或是老人養護!
bank11a wrote:
社會住宅絕對是必要的,租金一年比一前高(如下連結),加大了年輕人的負擔,
讓年輕人不敢消費,不敢假日去用餐,無法買新產品,對整體經濟是不利的!希望
社會住宅能早日完工,讓年輕男性娶老婆後,接下來二三十年不用與長輩住一起,
也不用付昂貴的租金,而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有了品質好的社會住宅,年輕人可以好好工作,適度消費,享受人生
,不用比較誰有房誰沒房,這才是健康的價值觀.社會住宅蓋得好,也比很多上一
輩留下的中古屋來的棒,老婆住得開心,有面子,自然可以輕鬆生活!...(恕刪)
豪哥大 wrote:
蔡總統當初政見是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
其中8成蓋在北北桃區域
但當花敬群當了內政部政次發現窒礙難行"有風險"
私自改成8萬戶承租,12萬戶新建
豪哥大 wrote:
蛋黃區要找到公有地蓋社會住宅空地不多吧
即使找出來多數也需要多幹一段拆舊屋蓋新屋的程序
這樣用常識也知道社會住宅的主力會蓋在蛋白跟蛋殼區
交通不夠便利生活機能不夠完善,要甚麼都稍嫌遠了點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