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房仲業者悲觀氣氛濃房市遞延至明年落底

E.TTsai wrote:
其實不需太多的能力就能分辨...
重點在於自己本身願不願意去面對!


喔,真的嗎?


E.TTsai wrote:
以樓上p大指稱的:
房仲公佈宅指數調查,
是為了讓屋主降價的策略!
你也認同這樣的說法?


我認為交易制度的變革與不確定性,

是近幾年交易量下滑最大的主因,

各家房仲的言論想想應該在情理之中,

因為畢竟已無法在這種體系下再享有什麼驚人利潤,

如果要把這連結成房價起落的主因或未來的走向,那也是個人自由。

錯誤的經濟思想使人看不清楚自己的利益歸屬,

因此,與利益相比,更危險的其實是思想。

E.TTsai wrote:
房市無需去預測,
撇開個案不提,
趨勢來了....誰也擋不住!


你的言論在在都意有所指,很明顯的泛屬預測言論啊!

趨勢???

是啊!中國大陸明明產能過剩的非常嚴重,經濟下滑的很明顯,

房價漲那麼大段是怎麼回事??

是趨勢嗎????



luckyjacky wrote:
沒有誰會預知的
去年也很多人預知房價會回漲 現在呢?
只有未來會讓你知道
講甚麼都沒用


過去是既成事實,近期價量成因也許都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而樓主開樓不是要討論什麼嗎?

講什麼都沒用?那大家回你文幹嘛?

未來到了每個人當然會知道啊!

自己轉貼媒體文,也不說明看法,只回這種無意義的語調言論。


luckyjacky wrote:
房市陷入寒冬長夜,...(恕刪)
snoopy9520 wrote:
錯誤的經濟思想使人看不清楚自己的利益歸屬,
因此,與利益相比,更危險的其實是思想。
你的言論在在都意有所指,很明顯的泛屬預測言論啊!
趨勢???


每個月都有各單位所做的統計數字,
長時間累積下來就是一種趨勢,
擺在眼前的是數據,不是預測!

如果你要把各指數或成交價(量),
都當成是預測,
那也是你的自由,
我只是很單純的就正確的資訊去表達看法!

E.TTsai wrote:
每個月都有各單位所做的統計數字,
長時間累積下來就是一種趨勢,
擺在眼前的是數據,不是預測!


股價每天都有真實收盤價,所以,今天跌,明天就一定跌?

我說的,是你立場顯明的詮釋這些數據。


E.TTsai wrote:
如果你要把各指數或成交價(量),
都當成是預測,
那也是你的自由,


別扣帽子,我沒有這麼說過,

事實上,你卻不停地在說,

價量很明顯了,所以...........

E.TTsai wrote:
我只是很單純的就正確的資訊去表達看法!


那麼,未來是漲還是跌?

房仲不斷釋出悲觀的訊息,這可以理解啊,之前受到多空拉距一段時間,其實房仲業也不好過,但買屋還是一般民眾的心願,只要價格盤整就差不多可以出手,沒人知道未來是漲或跌。
snoopy9520 wrote:
我說的,是你立場顯明的詮釋這些數據。
別扣帽子,我沒有這麼說過,

沒有要扣你帽子的意圖,
讓你這麼認為的話,跟你說抱歉...
snoopy9520 wrote:
事實上,你卻不停地在說,
價量很明顯了,所以...........
那麼,未來是漲還是跌?

每個人對未來房市的看法跟見解不同,
"看法"跟"預測"...
就字面上來說,
應該不能劃上等號!

以我的看法來說...
影響房市的因素有很多,
但各因素相加之後,
就會直接表現在"量"上,
而量的呈現....
也會緩慢的改變價格!

除非.......
需求>供給
這樣的狀況下,
量就影響不了價格!
snoopy9520 wrote:
喔,真的嗎?E.TT...(恕刪)


是說你講什麼都沒用

還不懂。。。 自以為是。。。

講這麼多,到最後跟別人一樣被打臉而已
E.TTsai wrote:
沒有要扣你帽子的意圖,
讓你這麼認為的話,跟你說抱歉...


抱歉,也許是我誤會了!


E.TTsai wrote:
以我的看法來說...
影響房市的因素有很多,
但各因素相加之後,
就會直接表現在"量"上,
而量的呈現....
也會緩慢的改變價格!


市場其實反映的是參與者的意志,

因為,行為是受信念所驅動,無關乎那信念最後的結果是不是正確,

見諒,小弟分析你這段話,影響房市的因素當然很多,

你假設因素相加後,會直接表現在量上,

這推論要成立有個前提,那就是你認為"市場"是極有"效率"的,

可事實上,"需求"其實沒有真正被滿足過,

這表現在價格上,價格是供需曲線交叉之後的結果,

對新房及蛋黃區的需求應該很難滿足,潛在參與者太龐大了,

而這供給其實是不足的,而又或者需求者無法輕易購買,

超額供給區,斷斷續續仍然有需求進場,

而如果持有者一直願意買單(自住客會充實價格底部),

君不見首購產品其實一直降不太下來,而且分析產品內容其實是漲不停的(相對前幾年的產品)

至於,統計機構的數據,則要看發表單位及內容,

事實上,近期每季發表的東西,在對長期來看(耐久財性質),

樣本數其實看不太出來,而且建商推的產品地區都不同,

因為臺灣政策面來個不確定性及市場交易變革(時價登錄),

確實讓很多參與者退場觀望,這是短期的市場扭曲(其他國家也發生過,可以自己參考),

短期當然會大大衝擊市場(包含期間各仲介的言論及發布資料,建商近期發布的新聞動態),

但所有政策都有其影響限度,我也在等重塑市場後的結構狀況,

而量影響價格,呃...這又是另一回事,

量縮,當市場參與著或趨勢改變,短期井噴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嗎?

--------------------------------------------------
你還是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或論述!

既然小弟問了,那我自己回答,

在扭曲市場結束後(無法預測時間),

短多長空(動態螺旋方式),

因為某些要素會變,也要觀察,

房產具有長期保值資產特性,也是財富窖藏工具之一,

那麼長期來看跟貨幣的關聯性會非常大,

關鍵的問題則是,貨幣的困境何時能解?

因為景氣的循環及各國的財政,

難免動用貨幣政策及貨幣改革,

而每次的更動,都會使得持有貨幣者購買力減損,

降息更是補貼某些特定產業(這是國家規模的財富分配,沒有人可以倖免),

央行這次降息,感覺有是種無奈,沒什麼選項,感覺是兩個都是惡魔,選一個傷害比較少的,

利率就是資金的使用成本,這樣會鼓勵資金展開自我膨脹的過程,長期極有可能帶來各項金融泡沫,

保持低匯率更直接將近十年龐大外流的金融資本變大(如果回流那可不得了,本身的超額儲蓄已幾無出路-.-),

但是,匯、利率長期過度壓低會讓結構性問題,已經實質趨緩成長的台灣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當資金的泡沫推升到極致,而經濟不堪負荷,那就危險,可是這是很後面的事了。



PS.投資可能還要在觀察,自住真的要注意實質負利率什麼時候會消失!



luckyjacky wrote:
是說你講什麼都沒用
還不懂。。。 自以為是。。。
講這麼多,到最後跟別人一樣被打臉而已


感謝你的意見,小弟回去好好敷臉,不在這浪費時間了。

BYE
明年底會不會落底天曉得, 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復甦的條件倒是真的. 還要堅持當房仲有得撐了

snoopy9520 wrote:
抱歉,也許是我誤會了...(恕刪)


受教了,
好好吸收一下史大的觀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