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us wrote:
或是如果有人沒買車位那怎麼辦?
對呀,我也是這麼覺得,如果我的車道被算進公設裡,那沒買車位的人,不就也買到車道坪數?
所以,我就覺得這點很不合理!
當初,我談的時候,是總價單價都有看,以我談的總價,扣掉車位150的價格(單位是以"個"算,當下並不知道我的平面車位其實只有3點多坪),再除以當初代銷講的房子坪數45坪,這樣算出來的單價我是滿意的。
可是後來看到有關車位,雨遮虛坪的文章,再用我自己的車位坪數&雨遮扣一扣換算下來,等於多了5坪多...換算下來一坪跟我當初換算的單價...貴了根本2~3萬,覺得有種被坑的感覺。
但我想問的是,當初代銷什麼都沒講,也沒說他那個房子的坪數是含雨遮的(因為我以前看過的預售屋,那些代銷小姐報的都是不含雨遮的坪數,還跟我說這是買預售屋的好處,所以當我去問這間的時候,我當下是真的也沒多問45坪是含雨遮嗎?因為我直覺是,預售屋的坪數是不含雨遮的,雨遮不計價)。
另車位,這我真的沒經驗,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坡道平面車位,最後在合約書上的坪數會只有3點多坪。
因為談的時候都是以"個"在算,根本沒想到車道也可以作手腳。
但車道真的是能算到公設裡去的嗎?
那沒買車位的人,不就也買到車道坪數?
這樣不是狠不公平嗎?
我這樣去找消保官,真的有用嗎?會不會站不住腳?
ryanku wrote:
所以我說大公小公的差別
大公: 登記在所有區分所有人權下, 因地下室包含管路等機電設施, 甚至環保設施, 有些還有各戶的機車位, 所以地下室的非私人車位部分的公設算在大公並無不妥
小公: 登記在部分區分所有人權下, 通常這是有車位的人才有分配在權狀內的, 我猜這應該是大大3.x坪的部分
就是當初代銷說房子總共是45坪,然後一"個"坡道平面小車位150
因為平常上591看房,一般平面坡道不是都7~8坪起跳。
所以當時我拿到合約書的時候,上面加總的總坪數是48.5坪=坡道平面車位3.5坪(法定停車位)+房子45坪(公設比30%+主建物31.5<含陽台+雨遮等>)
我知道雨遮預售屋是不計價,所以當下拿到蓋有坪數的雨遮是含在代銷跟我說的45坪內,是覺得有被坑,但就覺得算了,雨遮小小的,就沒計較雨遮的部份。
至於車位的部份,那時是有問代銷說,為什麼坡道平面車位坪數那麼小,他就說計算方式不一樣,但是實際長X寬跟一般的是一樣的,叫我不要擔心,我就沒多問。
但前幾天看到車位文章,才發現原來我的車位那麼小,有可能是車道坪數被計到公設比30%裡?
這才讓我驚覺,好像真的很奇怪...覺得他們坑很大,因為本來雨遮的問題,我想說算了!
但是這樣如果加上車道的話....我換算起來的單價跟我當初除以我買的總價的單價根本差很多...當初會覺得那個總價OK,也是因為照代銷講的車位一"個"150 (總價-車位150)/45=單坪價去換算,覺得單價滿意,才談那個總價的

所以這樣車道坪數被算進去公設比30%裡是合理的???無法可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