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買房絕對讓你更難儲蓄,除非房價持續井噴


火神大大 wrote:
如果你真的有心想要...(恕刪)


每個人的條件都是不一樣的, 說這麼多一點意義也沒有, 倒是感覺上來炫耀現金很多
如果有人說他買房, 然後買哀鳳, 上館子, 常出國, 還養3個小孩
所以還是應該要買房
請問, 這有意義嗎?

結果是房價低的時候不買, 現在來逛房產版,不就是期待回到以前房價低的時候,房價會不會跌回去未來才知道,不過等待的時間已經花了,除非你的時間不值錢,跟娘家住一起,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人家常說合理房價是年薪的10倍(版大更嚴格是5倍),
但太多人買了超出自己能力的房子, 只怕未來台灣經濟更慘.

我們可以由統計數據來評估房價合不合理.
現在台北市一個家庭平均年收入是150萬(可以去查查政府公佈的資料),
也就是說合理可以買得起的房子是1500萬.
但由於薪資M型化, 可以推測年收入到150萬以上的家庭大概只有2到3成.
但台北市有8,9成房價超過2000萬.
所以台北市大部份房價遠超過大多數家庭的能力.

當然年收150萬硬買2000萬的房子也不是不可以,
很多台北人房貸都已達到薪水的6成以上.
但所有的理財專家都告訴你,
貸款千萬不要超過薪水的6成, 否則就會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最簡單就是生活變窮了,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在講台北市的品味很差,
品味差就是因為沒有錢去享受美好的事物,
所以無法培養品味.
品味不好就會到處酸說這東西怎麼這麼貴不賣便宜一點,
而不知怎麼提升產品價值.
所以造就台灣人只能代工不能像蘋果一樣做出精品3C.

因為財產大部份都投資在房子上, 所以小孩的教育費用縮減,
注定下一代變得更魯更買不起房子.

人人常說自住沒差. 其實自住很有差.
如果你把薪水的6成全押在那個2000萬的中古屋上,
等到哪天台北房地產真的崩盤了,
房價縮水50%不是假的,
你就少掉1000萬元的財產.





csyincp wrote:
現在台北市一個家庭平均年收入是150萬(可以去查查政府公佈的資料),
也就是說合理可以買得起的房子是1500萬....(恕刪)



合理房價是年收入的3~5倍 不是10倍.

十年不吃不喝只為一間房,合理嗎?

年收150萬, 負擔的合理房價上限是450萬~750萬.
買房量力而為,
如果買超出自己能力太多的房子,
未來假設假設假設,
我說假設,
房價掉下來了,
那買房就變成負擔而不是儲蓄了.
我想火神大想表達這樣的意思吧


hamartoma wrote:
合理房價是年收入的3...(恕刪)


我記得我父母那代 也是省吃儉用10多年才買了我家的第一間房子
別提那時候的貸款利率高達10%
雖然當時房屋總價沒現在高 上班的收入也不豐
但還是努力買了自己的房子

在任何年代 買房子都不會有人覺得便宜
現在房價也的確過高 但房市修正時 如果沒有經過一番努力存得頭期款
又如合逢低買進呢?

目前房市的確進行軟著陸中 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共勉之!
人生應該是用心讓自己與身邊的人都能過得開心幸福 也讓社會更好...

如果買房可以如此 就買

如果當志工或盡己之力幫助別人可以 就當志工 ...

如果....可以 就去做


但如果幸福是從比較中獲得 是從別人的眼光中獲得 ....也沒有絕對的不可以 只是可能會很辛苦很辛苦 ...

都從一念心開始 :)
樓上很多說要等到房價跌在進場
現在買房是笨蛋

但是........
你們真的確定未來會跌?
跌多少?
假設你2010年開始等
現在2016了
讓你等到2020年
會回的去當初2010的價格嗎?

來~
敢掛保證的跳出來留言
包準每個人都閉嘴說不敢

既然不敢保證房價會回的去
但是你的人生已經過了10年了
誰賺誰虧?
自己判斷~

最近才存到一比錢的的確是能在等等
會相較目前高點便宜沒錯
但是沒人有時光機
不能告訴你哪時候是低點
也不能告訴你到底要等多久

直接告訴你幾年幾折那種
有這麼神他早就比郭台銘還有錢了
還要在網路上當鄉民?
別傻了

火神大大 wrote:
如果你真的有心想要...
應該是說買了房,房價一直不斷井噴才算好好儲蓄理財吧

我的理解是這樣

還請比我更厲害的大師開導
(恕刪)


其實說了那麼多,如果今天回到2010年,房子一買過沒多久就漲,你就會買?
還是你只是在敘述你2011年沒上到車?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