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全台老屋59萬戶 臨強震威脅

原來是中國時報的文章...
為什麼凸顯高雄巿有54萬戶?而不是棟?
新北巿有多少50年以上的房子呢?
新北巿長是誰啊?

選舉到了老是看到這種新聞..唉
真實的人生 wrote:
原來是中國時報的文章...
為什麼凸顯高雄巿有54萬戶?而不是棟?
新北巿有多少50年以上的房子呢?
新北巿長是誰啊?
選舉到了老是看到這種新聞..唉

不需要什麼事都扯到政治
科技部發佈這些縣市轄區內地震帶活躍
是提醒近期就有發生七級以上震度風險

台北市之前統計耐震度不足的是26萬戶
但雙北市轄區內的地震帶已超過百年沒活躍過
上一次大地震恐怕要追溯到台北大湖了
那時還有凱達格蘭人....
龍穴

micli1973 wrote:
這是文化遺產不能拆...(恕刪)
住在市中心(位於頂樓)25樓高的社區型大樓早已看開

震就讓它震吧...

整個社區有六棟樓 地下三層樓停車場

整體地基跟強度應該不輸底下那些小透天
交易的好文宣
交易的好文宣
交易的好文宣









,,,哈哈 太老實了
我現在住在的大樓,樓高八樓,地下室就到b4,這樣算夠穩嗎?
君不見 921 大地震後, 倒塌建築物附近, 還不是也都蓋起了不少新房子

要嘛 ... 台灣人是健忘的
要嘛 ... 台灣人不怕死的



記得921後,新聞有在報,因為當時倒了都是新大樓,讓傳統4樓公寓變得搶手
重點在:
強推防災型都更 強推防災型都更 強推防災型都更
加點強制性就更妙了,這可是門大生意
豪哥大 wrote:
重點在:
強推防災型都更 強推防災型都更 強推防災型都更
加點強制性就更妙了,這可是門大生意


我想..."都更"二字,敢再碰的建商應該不算太多.

"強制"就更別提了,文林苑一案,法院都終審了,市政府也拆了舊建物了,
又多拖了幾年.

最近一年的汀洲路的 "龍腦"釘子戶,也是依法通過審核,也是應該可以強制拆除,整塊地皮都拆完了.
那戶龍腦釘子戶還是擋了整個建案好幾年.

以上例子可都是依現行法規可以強制作為,法律上毫無瑕疵,
財力雄厚的建商也都聘有多名律師處裡,歷經法院多次的判決,直至終審都勝訴,
依然可以拖上許多年.

一個社區要都更,要所有的善男信女全都簽字,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說到都更,表面上是大生意,大利潤.
背後有種種無法計算的風險,有幾個建商願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