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理性發文) 我只想問關心房價的朋友們一件事。

lowprofiler wrote:
把台北這問題上綱成全球最高的房價所得比,好像也太誇張了點。
...(恕刪)


是啊!
台北是全球第二高的房價所得比,一點也不誇張。

最高是摩納哥。
============================================================
引文:CNN 還訪問台灣房地產業者分析給你聽,
房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以台北一般房價來看,對比台北一般收入,目前房價是收入的15倍,
但是在大部分城市,像是美國,甚至在東京,房價也才收入的5倍。」
============================================================
這種拿台北看世界,拿美國平均、東京平均房價來對比的鳥報導現在也有人相信。台北房價所得比偏高,有人逼你們去住天龍國特區嗎?? 在南部舊20年透天一棟只要250~330萬,如果這麼愛用房價所得比,怎麼不拿這個來比?? 平均收入46000元/月,房價所得比剛好是5倍喔!! 賺不到符合住天龍國的錢幹嘛去幾天龍國幫天龍人服務~~
empirepenguin wrote:
是啊!
台北是全球第二高的房價所得比,一點也不誇張。

最高是摩納哥。


對啊, 台北是全球第二啊, 企鵝哥



假議題無誤
假議題無誤
假議題無誤
價格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價格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有人賣、有人買,就不叫做「貴」;太貴自然就沒人買。這不是最基本的道理嗎?


現在的社會是標準的「M型社會」,市中心不動產的買賣,當然不是一般中產階級所能負擔,這樣的現象全世界都一樣;在紐約,不是人人都能夠住在中央公園附近,在倫敦,也不是人人都買得起海德公園區域,在溫哥華,住在shaughnessy 的也都是非富即貴

台灣因為地下經濟發達,所以造成國民實際所得遠高於政府單位所統計的國民所得;而房價所得比中的台北市範圍卻又遠小於國外習慣上所使用的「都計局」範圍。所以造成「房價所得比」偏高、甚至失真,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我絕不是說市中心房價「不高」,只是要告訴各位:「價格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商品訂價太高自然賣不出去,最後商人只能降價求售以免庫存囤積。現在市中心的成交量已經給了最好的答案,雖說如此,但是也不可能要求市中心房價降到「人人買得起」,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附加價值的東西,並沒有數字可以說明
量跟質這2個字的"質",也只是一種觀感

很久以前舉的例
江蕙門票3,000元,黃牛拿到手賣3萬
要買的人覺得值嗎?
->關鍵:現在不聽以後沒有了
值就買,不值就不買

覺得值的人多,黃牛不會降價
覺得不值的多,黃牛賺夠了也可以不降..


房市亦然
版上很多人都說成本不重要
會因為地段跟周邊設施而有不一樣的價錢
那當然是亂講的
因為怕大家知道成本

有了比較基準,會很好分
年代久遠的2手屋可能只能跟近幾年實價比較
連新成屋建商都把大家的比較基準拉去跟實價比,
正所謂水清無魚..

但趨勢是很難擋的, 即使說的有理,也無法阻止
不急的人, 要跟素還真學習, 不要阻止魔頭轉生,傷亡太大
等魔頭轉生完,進入亢龍有悔時,再出手吧
mar-ch wrote:
房價是被炒上來的,所...(恕刪)


這個我研究過,有錢人是,現金太多,所以只要(出租收入-持有成本)的投報率>定存利息,他就會想買,當然,挑投報率更高或未來發展性為主。

而一般老百姓是,租屋成本>貸款利率,就會覺得幫人家繳房貸,不合算,而想要自己買。但是往往沒計算持有成本。


很多人喜歡拿20幾年前的房價所得比來計算現在房價合不合理,其實方向全錯了!
因為20幾年前,貸款利率10%以上,但是租屋投報根本不到10%,那時候買房根本是賠錢貨。那時候應該做生意,隨便賺都超過10%。

而現在做生意不要說2%,賠錢的比比皆是,沒更好的投資標的下,房地產穩定比定存好的物件為什麼不要?
不要以為以前人比較笨,而是現在拿出這些自以為是的數據當指標的學者才是腦子有洞。連這種基本經濟學都不懂的號稱專家,信他們的被騙剛好而已。

mar-ch wrote:
房價是被炒上來的,...(恕刪)


比較讓人詬病的是房仲, 投資客抬高房價,

遇有自賣的就干擾 (貼單就撕,貼網就另外貼很多垃圾把你的淹沒)
再打電話說要幫你賣, 價格抬高高, 買賣間價格就往上疊,
買家很難買到便宜的

Sunnycat40 wrote:
這個我研究過,有錢人是,現金太多,所以只要(出租收入-持有成本)的投報率>定存利息,他就會想買,當然,挑投報率更高或未來發展性為主。

而一般老百姓是,租屋成本>貸款利率,就會覺得幫人家繳房貸,不合算,而想要自己買。但是往往沒計算持有成本。



你可以用上面去推估,也就是說,好出租,投報率2%左右的地方,就會成交了!

難出租的地方,要2%以上,而像店面,這種無須管理成本的,甚至於低於2%,只要高於定存一些也會一堆人買!

相同的理論你可以去看20年前的房子,比較看看,你就知道準確度非常高!!
這些全球排名
有把台灣公設算進去嗎, 台灣可不是實坪再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