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都拿去投資房地產---排擠效應薪水都拿去繳高額房貸---減少支出無法刺激消費房價愈走愈高你賺我的價差我賺你的價差----都是國內資金流動沒賺到外國錢這種假經濟成長換來的就是泡沫....這幾年的政府,簡單說就是最大炒家--搞重劃區.XX城.....等
房產營建業....被說成經濟推動力 << 這點並沒有太大問題!!!但在呆丸狹義的 << 被政商勾結定位成蓋住宅炒房炒樓炒地....好處被少部分人吞了苦果要大多數民眾承擔!!房地營建 >> 在先進國家主推 重大基建 公共建設 大型都更 大型商貿會展中心 度假旅遊設施等!!所以才會有營建是經濟的火車頭...就像 汽車 造船 航空製造業 能拉動循環大量周邊產業跟推升經濟!!打房所以經濟會好...不打房經濟就會蹦蹦跳的往上?? 看完真的是笑了...嚇唬人民真的比施政還用心!!就舉德國來說好了!! << 世界上打房力度屬一屬二抽重稅惡意炒房還有可能判刑區域房價政府還有公告價格碰到惡房東政府還提供律師協助幫忙打官司!!提供大量的社會住宅平價提供民眾租用80~90年代前西德碰到冷戰高峰...東西德合併以及經濟危機!!德國沒有輕易的對房地進行放鬆炒作!!時至今日~現今的德國的經濟實力跟地位是怎樣的情形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同一時期的日本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對照組!!80~90年代的飆漲後碰到大泡沫~~造成後來的元氣大傷沉淪了近20年...直到近一兩年才有復甦的跡象!!這還是日本自身擁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各種高科技產業及製造業的支撐外...還有國內足夠的內需市場觀光市場的情形下!!才讓日本保有一絲絲的元氣~~留下了最後一口氣!!同樣的事情如果在呆丸上演......當作命脈的高科技產業未來又要面臨 大陸 及 韓國 的強力競爭!!能不能有類似日本或是比日本更好的表現~~那就是值得讓人思考及玩味的一件事了!!而這件事真的有可能在未來我們到了退休年紀時真真實實的上演....PS:別太奢望美帝 OR IMF 會向南韓破產時一樣出手相救!!台灣不是 IMF 正式成員國~~未來美帝是否還是跟過去一樣超然獨霸於地球~~以現在的情形的推想這種地位未來只會越來越難持久下去!!
ebola01 wrote:這幾年來,高房價、居...(恕刪) 其實您也想要買房..才會抱怨房價太高如果..台北市房價現在100萬/坪...打5折=50萬/坪,您買的起嗎?我是買不起...,那要低到多少您才買的起?居住權?只租不賣?那房子要蓋在那裏?台北市內?還是林口或桃園?你會不會抱怨離工作點太遠每天要通車一小時?不公平...為何我不能住台北市?其實當政府在推實價登錄時....按照實價來課稅...如果您是屋主您願意?我們也有公告地價....但是台灣人往往都是繳稅要用公告地價....徵收時為何不用市價?一人一票來投票最公平....選出來的首長是來做事還是來做秀?大家心中各自有一把尺選出來的人...會反映出選民的素質...不要怨,因為不管您投誰..苦果是一起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事情是一體二面,好的或不好的都是同時存在的,您不可能只選擇好的..而不要不好的我要有好的社會福利....那我願意乖乖的繳稅嗎?我要有好的社會住宅.....那我願意乖乖繳稅...住的遠一點嗎?我要買地段好的房子......那我願意付時間與體力去努力賺錢和存錢嗎?我要有好的食物來吃(食安)....那我願意付出對等的價錢來支付飲食費用嗎?我要有好的政策與施政品質.....那我願意真的來關心..我選出來的人做了什麼事?我們在社會的角色是不停的改變的...我上班是員工..但是我下班時我會變成消費者...會變成購買者...也可能會是製造者....我願意去付出..做"對"的事嗎?如果我不願意...那就不用抱怨現在的環境了....
"中古屋"的買賣不能算進GDP,這裡的"中古屋"指的不是建案蓋了幾年,指的是經第二手以後(含第二手),也就是說買低賣高對GDP沒有貢獻,相對的房市對GDP影響就很微小。那麼把房價炒高這件事對GDP不但沒甚麼貢獻,反而是降低GDP元凶之一,當大量資金丟入對GDP沒貢獻的房市中,相對其他對GDP有貢獻的產業就缺少這些資金消費,因此炒房是經濟元凶之一一點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