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42 wrote:誰可以解釋這個表格...(恕刪) 一樣是七月份的新聞似乎差距很大呢房仲倒店潮 新北最嚴重房市交易量持續萎縮,房仲經營日益艱困,據內政部資訊,今年上半年經紀業變更為非執業中新增336家,執業中僅新增92家,倒店潮以新北最嚴重,倒了近百家。業者期待明年成交量回升,房仲業者的經營才會回歸穩定。根據內政部不動產經紀業資訊顯示,目前全台不動產經紀業者至6月底前共有6,957家,不過,今年以來因房屋交易量持續萎縮,倒店歇業、多家整併以減少開銷的業者愈來愈多。近半年變更為「非執業中」新增家數,是新設公司家數的3.6倍,打房重災區台北市與新北市,變更為歇業或停業家數分別增加45家、91家,而桃園、台中也增加近60家。今年上半年倒店家數比去年下半年還多,房仲業經營更為嚴峻,特別獨立品牌及加盟店最為明顯,如信義、永慶等直營品牌展店計劃,也趨於保守。房仲業者私下表示,除了房市交易量低迷之外,業務人員招募不易也使得愈來愈多房仲公司退出市場。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現在是房仲業最難熬的時機,其中大台北是房仲、代銷與建商經營難度陡增的重災區,台北市近來交易量只有過去高峰時的三成,房仲業經營除了展店需更謹慎外,透過門市通路優勢承攬建商餘屋銷售,也會成為趨勢。找活路…轉攻海外不動產國內房市交易量未見復甦,房仲代銷業者轉型或跨足海外不動產持續增加,根據內政部不動產經紀業資訊,登記經營國外不動產的經紀業家數至6月底達369家,較一年前增加逾六成。有別於過去銷售海外不動產的業者,多以單點經營、舉辦投資說明會的方式銷售海外房產,近年來,愈來愈多業者改以建立品牌門市通路的方式,搶攻資金流向海外置產的大餅。如過去以商用物業為主要經營項目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在台北大安、內湖成立門市通路,銷售海外不動產;過去深耕文山區的區域型房仲公司,成立亞太國際地產,轉型海外不動產代理平台,將海外房產引入國內通路銷售,也將國內建案帶到港澳等地展銷。專營海外不動產的騏聿地產日前也開始尋找國內銷售通路,規劃以房仲聯盟、不收取加盟金、以拆算買賣佣金的方式,吸引房仲加盟店轉招;目前在台北、三峽、宜蘭、雲林都有房仲業者掛上騏聿地產營運中心招牌,台中、高雄及主要都會區則正積極洽談中,預計年底前可成立七個區域的營運中心。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房市反轉向下,倒店潮以新興重劃區與建商重案區最為慘重,其次為市中心高店租精華區,除了交易冷清造成房仲倒店外,也出現不少業者因為找不到業務人員而忍痛歇業。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統計,目前全台房仲會員家數為6,227家,仍較去年底增加近百家,據推測應有不少房仲倒店後,並未辦理退會。----------上面是七月份的新聞現在已經快要十一月了~是越來越多間開還是越來越多間倒呢?
tess2311 wrote:要買屋的朋友們再撐下去吧!! 反正你的現金不會因為通膨跌得比房價快撐越久也不會是想買的人急~現階段存頭期款比較實在(恕刪) 時間落在這幾年的話,確實是還蠻中肯的建議畢竟,台灣未來的人口結構根本跟不上也消化不了這麼多的大樓空屋...
大大我的是內政部數據應該也準,如果硬要說8、9月倒了上百家,請自行加減今年仲介數量和去年有差很多嗎。上半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僅13.5萬棟,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約18%。交易量縮價跌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但出乎意外的房仲店數卻一間一間的開。由內政部地政司與各縣市地政局所設置的不動產經紀業資訊系統所統計,7月全台房仲家數已達4987間,高雄也有526間營業。即便全台去年中期房市交易受房市政策影響,買氣大幅下跌,但統計發現去年全台7月共有4769家房仲經營,而今年店數已來到4987間創下歷年新高。2年相比房仲增加幅度僅4.57%,雖不及2013~2014年所增長的15.2%,但不免讓人感覺房市交易冷清,房仲卻一家接著一家開。以高雄為例2015年對建商、房仲或代銷而言,均感受到買氣不如前2年熱絡。市場雖有不少房仲店頭有意盤讓,但經統計從今年2~7月每月仍有2~8間開店,甚至在今年6月創下528間歷史新高。roward wrote:一樣是七月份的新聞...(恕刪) 囧rz~ wrote:七月份的...8,...(恕刪)
是不用倒光~~~把爛咖剃除,留好的除弊興利 汰舊換新這應該都是好事吧~~~各行各業不都是這樣嗎???但..................社群網站的發文者不知道能不能適用這種邏輯???爛咖踢走,留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