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公告地價改每年調

政府果然是房價~
幕後的推手~
慢慢加~房價賣價有慢慢加~
讚喔~

方雲 wrote:
政府果然是房價~
幕後的推手~
慢慢加~房價賣價有慢慢加~
讚喔~


房價會不會因為成本提高而影響我是不知道啦…
我只知道持有成本增加,我不得以勢必得反應在租金上…唉,也只能跟租客說抱歉了…

幸好我的房子位置都還可以,社區裏招租的屋子都不會超過一個月…
我也覺得影響不大
我雖然也有房子 不過我認為每年調 房屋課稅現值
比較有感 如果趨近於市價那就很有感了(以台北一般房價3000萬 要繳 3000萬x1.2% =36萬)
為了居住正義 我是認為"每年調 房屋課稅現值" 比較有用 ,相信公告後房價就會回到比較合理價位
可能有一堆人 要降價賣房繳稅了
jovian0305 wrote:
(以台北一般房價3000萬 要繳 3000萬x1.2% =36萬) ...(恕刪)


那只是售價而以
有些人的透天房子是土地公告現值就3000萬(每坪超過100萬)
這在台北市隨便"熱鬧"的大馬路上的透天都有這行情
這種不用吹牛,網路上都可以找到任一塊地的土地公告現值
台北市的地就這麼貴(商三/商四)
我不知道在01這樣的人多不多
但在台北市應有幾萬人都有這行情...
台北市人要交的稅以後才恐怖

不過還是比美國低~
美國人都這樣交幾十年了
美國房地產在幾個大都市還是繼續炒上去
美國房地產完全透明
用Zillow找可以找出任一棟房子
過去與現在的歷史成交價
美國人還是這樣過
不過在美國的收入比台灣高也對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政府向人民徵收房屋稅, 分成 房屋(地上物) 與 土地 兩種.

房屋稅 會隨屋齡越收越低.

土地稅 會隨公告地價調整, 印象只會往上調.

(很久以前 疏洪道未開發之前, 汐止地區因為常淹水, 為體恤受災戶, 調降過公告地價)

所以 大樓的房屋稅較土地稅高, 因 建物材料成本較貴, 土地持分少.

公寓的土地稅較房屋稅高, 因 建物材料成本普通, 土地持分多.

敝人4年多前買的舊公寓, 今年想換屋, 經仲介提供要繳交的土地增值稅, 竟然要30多萬.





持有成本(地方徵收)
1)房屋稅捐
2)土地稅捐
以上二者皆為: (官定)公告現值 * (地方自定)徵收%

<樓主講的..推測應為官定公告這個部份>


交易成本(目前地中各一..房地合一徵收後中央統籌再下放地方)
(簡單)舉例..二稅分課
1)土增..買賣過戶強制繳收 => 地方
2)房屋交易"所得"..併入隔年綜所申報 => 中央

目前(簡單)如上還是: (官定)公告現值 * 徵收%



廣泛解讀..每年調整
表示
1)公告現值..可以年調
2)徵收%..也可年調

比較即時no lag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