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兩年屋開價=(底價×115%)×120%=平轉

E.TTsai wrote:
今年是一種鬼抓人的概念......
明年就變成鬼抓鬼了~~~~

彩~

這個註腳實在是下的太好了

5分奉上~

ccc42 wrote:
明年萬一漲價不就是...(恕刪)


這個好笑,你真是幽默啊
E.TTsai wrote:
舉例:投資客1000...(恕刪)


真話總是好傷人,不過的確是這樣
另外,少算到委託出售的4%
一般也會灌進去的
E.TTsai wrote:
那前提是........(恕刪)


昨日剛從上海回來
真的每年去都感受到上海的進步
特別是電子錢包這塊發展的很快

台灣其實沒我們自己想的那麼了不起
簡單列幾個看到的東西跟想法
1.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台灣在哪,不過這當然是一些鄉下人
2.對上海人來說,台灣的市容很醜,就算是台北也一樣
3.電子錢包很進步,坐計程車慢慢連公交卡都要被取代了,病人來看病也會用電子錢包付錢
推行速度明顯比台灣快
4.地鐵,高鐵不稀奇,甚至連磁浮列車也有了
5.七十年地上權的問題,其實大陸人根本不擔心,因為他們都相信到時一定會有延長或替代措施
聽說比較早期有三十年地上權的,後來到期後也是繼續展延,這就是他們不擔心的原因
反倒是買了台灣房地產以後會因為兩岸關係而產生什麼變化還比較讓人擔心

前四點不是什麼新聞~只是感受越來越深~~上海進度的速度真的比台北快的讓人有感
但第五點很重要~~台灣的房地產對上海人來說其實就永久擁有權這方面來說,其實不是重要的考慮項目
真要說台灣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上海人覺得台灣物價好便宜......

E.TTsai wrote:
舉例:投資客1000...(恕刪)


費用不只15%..你有買過房子應該會知道..銀行貸款利息..社區管理費.車位清潔費.房屋火災險..水.電.瓦斯表基本費(房屋未申裝不計)+12萬雜費...等

這些費用成本若不計算在內,你賣的房子可能還賠錢....尤其是貸款8成800萬2%利息2年就38萬4...

kshs108 wrote:
真的每年去都感受到上海的進步
特別是電子錢包這塊發展的很快
台灣其實沒我們自己想的那麼了不起
簡單列幾個看到的東西跟想法
1.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台灣在哪,不過這當然是一些鄉下人
2.對上海人來說,台灣的市容很醜,就算是台北也一樣

就是有很多人想刻意營造出好像台灣有多了不起的假象
不知道是沒出去見過世面還是單純想騙人
kshs108 wrote:
七十年地上權的問題,其實大陸人根本不擔心,因為他們都相信到時一定會有延長或替代措施

人生有幾個70年?
有些人根本連70年都活不到,
他們已經習慣地上權,所有權對他們沒吸引力!
kshs108 wrote:
反倒是買了台灣房地產以後會因為兩岸關係而產生什麼變化還比較讓人擔心

開放了十幾年,只有三位數的申請量,
這陸資也太龐大了點
odko wrote:
費用不只15%..你...(恕刪)

那只是最簡略的算法,
要每條都加進去我會很難算

dos1976 wrote:
真話總是好傷人,不過的確是這樣
另外,少算到委託出售的4%
一般也會灌進去的

那這兩年1000萬買,應該要賣1600左右才不會虧
不過現在很少會拿足4%了!
實在話是我覺得以投資客不願意賠錢的前提下,明年房價並不會因為沒有奢侈稅而降低開價。
理由是房地合一其中一條有指出,即使是2016前買入,2016後賣出,只要未滿2年還是符合房地合一資格。
換句話說,要被扣35%以上的稅金,比起奢侈稅應該是重更多。

當然,投資客可能還是會把45%納入開價,問題是,誰會買單,量能理論上應該會下降,
屆時投資客可能就不得不降價了,所以看起來買屋比較適當的時間點,還是到今年年底前的這段時間。

PS. 如果投資客都交屋了,那就不叫平轉了吧...

taenet wrote:
實在話是我覺得以投資客不願意賠錢的前提下,明年房價並不會因為沒有奢侈稅而降低開價。

可能你有點看不懂我打的意思,
今年開1480跟明年開1250是差不多的,
賣方拿到的錢一樣是1000左右!!
如果賣方有壓力或是覺得未來看空,勢必會降價!
當然他也是可以選擇不降啦,看各賣方想法!
taenet wrote:
理由是房地合一其中一條有指出,即使是2016前買入,2016後賣出,只要未滿2年還是符合房地合一資格。
換句話說,要被扣35%以上的稅金

房地合一是課獲利的%,平盤是不需被課到!
1000萬買1000賣,房地合一不用課,但奢侈稅要150萬
房地合一絕對比奢侈稅輕....


taenet wrote:
PS. 如果投資客都交屋了,那就不叫平轉了吧...

成屋也是可以平轉啊!
買多少賣多少,一樣意思...白忙而已
E.TTsai wrote: 可能你有點看不懂我打的意思, 今年開1...(恕刪)

仔細想想你說的没錯,房地合一是比奢侈稅低,即使使用最高45%計算,開價要超出成本一半,收的稅金及穫利才會和奢侈稅相等,以開價超過成本10%來看,奢侈税還賠了6.5%成本,房地合一還能賺5.5%成本。

taenet wrote:
仔細想想你說的没錯,房地合一是比奢侈稅低



taenet wrote:
以開價超過成本10%來看,奢侈税還賠了6.5%成本,房地合一還能賺5.5%成本。

要用成交價才能知道房地合一跟奢侈稅該不該課或是課多少?

現在的開價已經跟"市值"有點失真了.....有些被灌上奢侈稅!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