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見 http://goo.gl/mUS04Q
公設比多少是合理?
營建署核發使用執照給建商,公設面積-合理
售屋時,建商把公設面積當(房價)賣-很不合理
內政部主管機關建照改革措施如下
建照歷史=建蔽率/容積率/容積獎勵/獎勵上限
改建照的目的是蓋高樓,樓越高消防法規越多
公設比就跟著越高,錢多住高樓付高價
一般住戶大樓(10F以上電梯)
以前建照(建蔽率)=陽春型中低樓層,無公設
88年建照(容積率)=實用型中樓層,公設20%
94年建照(容積獎勵)=美觀型高樓,公設28%
...建商捐地(開放空間)換容積獎勵蓋高樓
...以前基地大見高樓,現在基地小到處蓋高樓
100年建照(雨遮屋簷)=建坪登記,大樓雨遮8%
...中和購屋,建坪26.4坪,雨遮2.7坪超過10%,
103年建照(買容積)=彩條藝術型大樓,公設34%
...取消捐地換容積,建商須跟政府買容積
基地小蓋高樓的華廈 (華廈是10F以下電梯)
96年=8F以上建案,需2支逃生梯,梯寬75公分
...政策前華廈公設20%,政策後華廈公設40%
...內湖華廈,彩條藝術型大樓,公設比53%
...除非所得高資金雄厚地緣關係,別碰華廈
**********
內政部(容積獎勵)亂像,樓高公設高房價高
99年11月,內政部營建署遭監察院彈劾糾正
東森新聞,前營建署長葉世文四大貪污弊案
自由時報,營建署主秘洪xx涉收賄貪污弊案
二新法規,砍容積獎勵,砍虛坪公設,砍雨遮,
105年建照的建案, 容積獎勵管制上限1.2倍
107年建照的建案, 雨遮屋簷不登記不計價
預見107年新大樓改走實用型,如何發展不知道
如資金少還款能力差,等出現實用型大樓才購屋
**********
ugogy wrote:
除了公設比
我比較好奇的是明明在小巷子裡面為什麼可以蓋高樓,建照是怎麼取得的?
比如說以下這棟
圖片網路取得若有侵權告知即刪
蓋在堤防邊,前面就一條小巷,開高速公路一大段圓山的景都被它擋了,即使容積移轉難道沒有路寬限制? 這是合理的? 是小弟才疏學淺?
這種例子太多了…窄路起高樓…樓高通天…
你想像兩塊積木,把他當做房子,
把他放在地上,平放在一起,你可得到2間矮房子,
那如果要蓋高樓怎麼辦? 很簡單,疊起來就變高了。
房子變高了,空地也變大了,但這些空地就不准再蓋房子了。
所以蓋高樓,不一定是容積移轉造成的,有時候只是因為蓋的方式不同。
以帝寶為例子,帝寶有2、30層樓高,但旁邊的公寓只有5層樓,
想像一下,你把4間5層樓的公寓拔起來,然後疊在一起,
那你就可以得到一間20層樓高的房子,跟一大塊空地,
那就跟帝寶一樣啦。
當然這高度還是有限制,除了路寬巷寬會影高度限制,
建築物和馬路的距離,也會影響高度限制,距離越遠,可以蓋的越高,
這個有點小複雜,有興趣的話,自行去GOOGLE"建築消線"。
舉個例子...
點我
小巷子中的12層建築物,他就是我所說的,"有一大塊空地" "建築物離馬路很遠",
他對面的那一棟,你也會發現一樣的狀況。
另外,像河道、大型公園..等公共設施,也會放寬高度的限制。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