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好房網:有這款事?投資客稱房地合一稅「利多」

客觀來看
其他文章說的有些道理
也是我最近思考的問題
原本奢侈稅是 "總價" 15%
現在是 "獲利" 45% (這是一年內最嚴重)
如果再考量 "自用住宅" 跟 "400萬" 免稅額
對於炒作者真的是利多
只要想辦法避開這些地方
還是有很多利可圖
政府每次訂這些法案都會留後路給炒房、既得利益者(利委)
所以我並不看好這法案可以帶來什麼作用
病入膏肓的房市,不對症下藥,假裝開一些維他命有用嗎
住乃基本需求
獲利的部分就應該全數繳回
炒房者學德國須承擔刑事責任
這樣才是根本
房地產只會拉高貧富差距
製造假的GDP假象
aquaair wrote:
挖起來鞭屍...(恕刪)


個人看法

推 挖起來鞭屍
憐慾得 wrote: 個人看法 推 挖起來鞭屍

真的要鞭屍版上一堆空空早就屍骨無存了
cobrawu wrote:
真的要鞭屍版上一堆...(恕刪)


那就一起鞭
憐慾得 wrote: 那就一起鞭

空空算稀少的了,留一條路給他們吧,沒看他們編劇本打臉真的很無聊
1.台灣房市今天走到這地步,個人不覺得政府有“打房“,看看那些所謂打房的政策,應該不用專家都想的出來,政府所為最多只是“調控“或“平抑“房價怕大泡沫而已...

2.這些人應該連隔壁小黃在叫都可以解讀成利多吧...

3.至於多空,就留待時間吧,反正我也沒閒$置產...
真的是利多激勵
加價賣出就好了⋯⋯
凡正有錢人多如毛
人家是怎麼搞錢⋯⋯
平凡人還是奴力工作實在
說個中立一點的
法案通過後新成屋的部分
建商少了投資客炒房價
2016新建案的絕大部分主要銷售給自住客
那建商有可能會拿石頭砸自己腳
蓋個高單價的房子賣不掉??

所以要看2016年開始新屋的數量以及價格
除非2015以前投資客拿到的都是接近成本價
否則之後要跟建商拼價格
怎麼拼得過
最後只能以租待變

至於文中講的投資客
如果他門操作的是低總價的二手房
確實就如文中所說的
手上的其實不用賣
而且可以再進幾戶
我是宇宙人 wrote:
我可是頂著鋼盔,冒...(恕刪)


竟有如此勇敢的人敢冒死在此分享好房網文章,著實令我動容!

雖然我沒有鋼盔,但我也願意一同赴死!

----------------------------------------------

發表於 2015-05-25
台灣房市「冰河期」 專家:18個月內跌5~15%

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整理報導
台灣房市交易窒息,專家預期今年交易量將遠低於30萬棟,加上政策的不確定性、選舉等因素干擾,預估未來18個月內,大台北地區房價將下跌5~15%,尤以台北市的豪宅、新北市的林口、淡水、新莊最為嚴重,因為台灣房市已然進入「冰河期」。 專家認為房市已進入「冰河期」,房價將再下修5~15%。(好房網資料中心)

中國時報報導,巴克萊資本證券非科技產業研究團隊主管葉昌明認為,由於即將到來的選舉,將促使政治人物提出有利於中低收入選民的房市政策,且政府無法提供足夠的公共住宅給年輕族群,都將導致政府房市政策再趨嚴。 葉昌明表示,儘管目前大台北地區房價已下滑約3~5%,但因投資需求退場、央行將展開新一輪的升息周期,因此預估未來18個月內,房價「再跌5~15%」。 金磚動力行銷副總經理施孝文則在《蘋果掀房市》中透露,儘管無法提出「開價打幾折」的統一標準,必須視個案條件而定,但是「應該殺的動」,認為現在的代銷、房仲不需要再「自欺欺人」,因為房市「就是冷」。
老實說一出來我也以為這對投客很傷

後來想一想也發現這是利多

畢竟投資一間房子賺個一、兩百萬是很常見的,新法是有賺才有繳,光說只賺一百萬且第一年出手就賺了55萬元入袋

55萬元除以12個月=4萬5千8百元 老實說投報也算很好。畢竟比玩期貨或股票 房地產相對是穩的(可能是我不會投資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