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春生 wrote:
建商蓋房子的資金絕...(恕刪)
你當所有的建案都是預售屋? 所有預售屋都是全部預售完成才開始蓋? 少人預購就不蓋嗎?
預售屋只佔所有建案裡面比較小的一部分.
而且當預售完成,代表的是完工交屋後的那一瞬間,就已出售.不會有屯房稅的問題.
不敢說建築貸款的利率比較高或低. 但政府課徵的房屋稅3.6%是市價起算嗎? 不是吧.
公告現值的3.6%跟銀行建築貸款的1.5% 資金比起來誰高誰低馬上清楚.
誰都曉得現在房屋公告現值低得可憐.自己回去翻翻房屋稅單就知道.
那請問不付包商錢嗎? 還是要付吧. 拖得越久越不利建商並沒錯. 工錢還是要付的.
說過了,工期越久成本越高. 沒有建商會願意自己的房子蓋好後賣不掉. 一年賣不掉還要加稅. 這個就會有壓力促使他降價.
也希望你能有更有建設性的想法. 再來討論事情.
zinnia wrote:
你當所有的建案都是...(恕刪)
預售屋只佔所有建案裡面比較小的一部分.
而且當預售完成,代表的是完工交屋後的那一瞬間,就已出售.不會有屯房稅的問題.
-->預售怎麼不會有屯房稅的問題問題,難道它們都完銷了嗎?
現實上目前建商預售坪數總價一個開得比一個高,只是改變策略以小坪數低總價來銷,加上公設比,使購屋者大多生活在蝸居.
但市場需求量有那麼大嗎?這麼多屯房,而建商也不願意降價,甚至創高價.原因在稅,尤其公告現值低他只須繳較少成本來維持其高資 產.既然如此,有什麼理由與建商開一次會就將稅率由3.6%降至2%."奇怪噢"
為何政策不能一致性,維持3.6%,建商會更願意把自己的蓋好房子賣掉及減少屯房.
那增一年改成2%,就會有壓力促使他降價,想不透.我只覺得多一年給政府及建商操作空間.別忘了證所稅及奢侈稅是這樣操作.
蚵P破壞稅政策一貫性,尤其與建商會後,後患無窮.
不敢說建築貸款的利率比較高或低. 但政府課徵的房屋稅3.6%是市價起算嗎? 不是吧.
公告現值的3.6%跟銀行建築貸款的1.5% 資金比起來誰高誰低馬上清楚.
誰都曉得現在房屋公告現值低得可憐.自己回去翻翻房屋稅單就知道.
--->現在房屋公告現值低得可憐.你充說對了,但公告現值逐年提升及實價登錄也在實施,但目前世界調高利率機會不大,所以公告現值的3.6%跟銀行建築貸款的1.5% 資金比起來的差異會慚慚明顯.建商不會感受到嗎?今年的房屋稅就是明顯例子,不須忽視趨勢想再合理化.
那請問不付包商錢嗎? 還是要付吧. 拖得越久越不利建商並沒錯. 工錢還是要付的.
說過了,工期越久成本越高. 沒有建商會願意自己的房子蓋好後賣不掉. 一年賣不掉還要加稅. 這個就會有壓力促使他降價.
--->建商可用方式減少包商給付的方式很多,同時拖長工程.比如工程收尾,延長驗收.但絕不是降至2%來促使他降價.只是圖利財團(台灣十大富豪一半以上是靠炒房炒地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