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什麼樣的人有能力入住4000萬的房子?

4000等級不一定高啊
我這邊附近一樓24平方公尺 +地下室
喊3300萬 一年
賣不掉
24平方公尺 根本是鳥窩啊
家具放著只剩通道
真是悲哀
明明台灣人已經越來越窮
卻是這種居住品質
supersport01 wrote:
4000等級不一定...(恕刪)



4000萬離開台北市,應該有機會升級到雞窩,狗窩,豬窩,甚至人窩 ....




台灣就是有錢人太多,房價才掉不下來 ... 反正不缺錢.
沒有到預期價格不賣就是了.
穩定收入才是主因,房貸一下就是20、30年!
除非有"公務員"那份穩定...不然就是5年內還清的能力,不然買房真的不建議!!

房價過高這是"問題",試想老爸那輩,一間房子多少,需要花多少時間清償...有多
的錢流動這社會才會"活",現在光一個雙親家庭房貸就去1半以上那來的"生活品質"
要"品質",房子就非必需品...反倒是老一輩的放不下

我反而認為中南部部份地區房價才算正常....
朋友(二夫妻)在公家銀行上班月收4、5萬,後來都請調回老家(高雄),以這樣的薪水
他們買了1間透天600萬(80坪),有房有品質。


manson_tv wrote:
台北的房子本來就是給...(恕刪)

hca17 wrote:
最近在看房,父母最...(恕刪)
盲點就是你老爸只生你一個小孩?
生兩個以上的去哪邊生出50%購房基金?


SR3300 wrote:
盲點就是你老爸只生...(恕刪)


這不是什麼盲點
我爺爺只生三個(兩男一女)
我爸只生我一個

我爺爺朋友很少生超過兩個男生
我爸朋友亦是

生到兩個大部分都是第一胎是女的
而女的基本上都是沒財產拿(只有嫁妝)

普通白領階級,在我爺爺那年代,我跟我爺爺聊天,就表示孩子教育費太貴,所以當初只生兩個男的
(長子~長女~我爸)

沒有一個白領階級,在任何年代,會想要粗粗養孩子

最後,買房子不是賺錢,而是保值

房價漲了100%,整個台北市除了個別地區外,也就是都漲了100%
本質上財產根本沒增加,而是沒跟到的人資產縮水

真正能賺錢的只有在低點買房,在高點賣房
但普通人誰真的有這麼厲害的意識
都馬正常一間房子接著一間房子買
買房就是存錢,把錢放銀行就是在賭博,想要投資正確標的物

今天台北市腰斬,我家財富也沒縮水,該住還是繼續住,該租還是繼續租,該出國玩還是出國玩
只是那些買房投資客高手,將因為滿滿現金,買兩倍的房子,而資產增加一倍
hca17 wrote:
最近在看房,父母最大...(恕刪)


薪水都不用生活費哦哦
內行人都知道誰才能買得起5千萬以上又養得起
把美金沖馬桶一堆人都麻隨便幾戶買

hca17 wrote:
最近在看房,父母最...(恕刪)


"自住沒差" 理論又出來了 ...
好像有點道理,可惜我爺爺是無業遊民,我爸是農民,

不過上面提到小孩再負擔2000萬就好,我覺得我一輩子也負擔不起2000萬吧,呵呵
steve17 wrote:
我拿我們家例子來說好...(恕刪)


小弟蠻好奇的


把十年前大學錄取率排名前5%的人跟現在排名前5%的人比..真的有倒退嗎?
這種理論只有一代單傳的家族吧!
一般老爸那代至少生2-3個,
每個給2000萬當頭期要6000萬,
想太多。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