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社子島到底要如何開發比較好?

最近看大河劇"軍師官兵衛"演到水淹備中高松城那一段
問題跟社子島還頗為相似
針對社子島周圍大漢溪跟基隆河來的大水
首先需要把堤防增高到百年洪水頻率(跟北市與新北端同高)
備中高松城沒考慮排水問題(只有堵水)
但社子島在颱期其間如何迅速排水是堤防外的另一要項
但把問題縮小,聚焦一定比較好解決
當地住民要的不過是不淹水跟解除禁建再簡單不過
古人幾千年來都教治水就是防堵跟疏濬兩種方法
可沒聽過古人如何墊高跟如何共生
最近不是有個姓李的水利專家閒置在那裏嗎?
請柯市長移樽就教一下如何?
先不論未來如何發展
光建超級堤防和填土於水爭地的想法就不認同
在暴雨量紀錄不斷刷新的時空下
超級堤防你覺得要多高才夠用

現在規劃大多要朝向與水共生(沒聽過請查詢荷蘭 與水共生)
尤其像社子島地理位置特殊
行水區本就該讓出來
不然誰敢掛保證不會淹水,不會潰堤?
若發生了人民該找誰賠償?
淹水潛勢高會有廠商敢投入資金?

常看到電視,會有自稱居民跳出來要開發
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把生命財產算進去

studior wrote:
先不論未來如何發展
光建超級堤防和填土於水爭地的想法就不認同
在暴雨量紀錄不斷刷新的時空下
超級堤防你覺得要多高才夠用

現在規劃大多要朝向與水共生(沒聽過請查詢荷蘭 與水共生)
尤其像社子島地理位置特殊
行水區本就該讓出來
不然誰敢掛保證不會淹水,不會潰堤?
若發生了人民該找誰賠償?
淹水潛勢高會有廠商敢投入資金?

讓圖來說話

社子島上方的基隆河自員山子分洪系統建成後根本就不是問題
萬一百年內碰到發大水超過負荷也是上游的汐止南港先倒楣
要防的是下方的大漢溪
這也不是"超級提防"只要比照其他地方
將堤防增高到百年洪水頻率高度即可
工程上幾條橫跨的橋樑該打掉拉高的就打掉拉高
堤防蓋好真碰到也不過是跟大同萬華三重蘆洲一起淹而已
只要洪水越堤機會一樣我想社子人也無話可說
致於行水區自己看看上圖
真阻礙水流的不該是三重跟蘆洲嗎?
要做就在東西向快速道路後設充氣攔水壩
颱風時將一半水量導入二重疏洪道就好啦!


豪哥大 wrote:
讓圖來說話社子島上方...(恕刪)


你放的是衛星空拍圖,建議要不要也參考一下地勢圖呢?社子會淹水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豪哥大 wrote:
讓圖來說話社子島上..社子島上方的基隆河自員山子分洪系統建成後根本就不是問題
萬一百年內碰到發大水超過負荷也是上游的汐止南港先倒楣
要防的是下方的大漢溪.(恕刪)


從地圖上看來確實是大漢溪才是台北水患主因,這樣說來,既然基隆河洪患問題已經縮小,除了社子島,關渡地區應該也可以考慮解禁或縮小才是。
填土這方法花的錢會是天價

不說水庫河川淤泥能不能用

光是開挖淤泥加上運費

還有大量重車運送造成的汙染跟道路損壞

根本不可能有這預算做

錢要從哪來
土方預定大部分是大台北捷運施工挖出來的土.
三環三線未來10幾年內陸續施工...土方的來源不成問題.

超級堤防的概念其實很好,沒有聳立的高牆擋水,居民可以走下斜坡親水.
若擔心200年防洪頻率如果破功,那也絕對不會是社子倒楣而已.
而是整個大台北都完蛋,因為所有堤防都只到200年標準.

不過填土時程的確很久,"樂觀最快"要2025年才完成填土....實際時程應該不只.
填土完的重劃與開發興建再加個10年也不意外,
最快要等到2035~2040年社子島新市區才開發完成.
想炒地皮得哪等的了這麼久....

填土墊高的意思就等於這一代人暫不開發了,填土10幾年後再讓下一代去決定怎麼蓋.
與水共存反而是比較快速能炒房的開發方式,省下十幾年的大填土.
Waffenss01 wrote:
土方預定大部分是大...不過時程的確很久,最快要2025年完成填土....
填土完的重劃與開發興建再加個10年也不意外,
最快要等到2035~2040年社子島新市區才開發完成(恕刪)


先不管那些炒地皮的,如果是為社子島及其周邊未來百年的繁榮發展,等個2、30年還好吧,何況之前已經等了幾十年了。

現在如果變成低密度開發,就算早個15年解禁,社子島永遠都還是台北被遺忘的邊陲,翻身無望,這樣之前的幾十年都白等了。

柯P如果想要為台北興利,當然是要優先拉拔這些落後的區域,若只是因為怕醞釀的時間太久,而想抄近路簡單做,會不會最後反而錯過區域翻身的機會,卻讓現在炒地皮的可以撿到些蠅頭小利。

Waffenss01 wrote:
土方預定大部分是大...(恕刪)


三環三線不是大多是高架及平面輕軌嗎? 哪有那麼多土方可用? 興建地基的部分挖出後, 有部分也是需要再回填的
不知有沒有人看過郝市長的計畫書, 有說土方計畫從哪來嗎? 要多少才夠?
ryanku wrote:
三環三線不是大多是...(恕刪)


高架也是要挖土方的...而且南北環都是地下化.
土方別擔心,有錢沒有弄不到的.

預訂11年投入防洪700億,看起來很多沒錯,
不過總面積240公頃,市府重劃完扣除公設與地主配地,
假設賣掉40公頃約12萬坪的建地,假設一坪150萬(實際應該不只),就是1800億起跳.....
再扣除百億重劃成本(整地原估計30億,高估一點用百億來算),恐還倒賺600億以上.
(實際上可賣建地不會只有40公頃)

所以收支其實不是問題,問題只是時程.....填土填到人都老了.誰想等20-30年.
預期解除禁建要二十年以上,地主,民代,投資客大都不是年輕人,想要活著看到開發成果....
至於未來百年的長遠繁榮發展,人都死了哪有意義.

與水共存也是重劃也要賣地(政府是借貸來重劃,再賣地還錢,有多賺的當成建設基金.)
能否5年內解除禁建我不看好,但肯定比全面填土快很多.
如果我是地主當然支持這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