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咧 wrote:
如果能解決房子不是投資工具 而是民生需求(說不定我這輩子看不到)
為何買車就不是投資工具 而買房是呢?
有價格的東西, 就有成為投資工具的資格, 況且不動產是有價值的東西
不向很多是有價格沒價值的東西, 因此不動產很難不成為投資工具
尤其金融業的放貸擔保品, 以不動產為多, 光這一點, 他的價值就不言可喻
至於買車, 很難保存其價值, 風險也高, 因此在貸款成數與年限上展現無疑
除非你想自外於整個人類訂定價格的系統
小優尼斯 wrote:
你確定炒房是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嗎?
上個十年好像是利益最小化風險最大化
在下個十年又誰知?
說得好, 往回看是如此, 往前看, 誰又敢說一定會如何?
其實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 當無漲跌幅限制下的商品, 任何一個時刻的成交價都是多空均衡下的價格
下一秒是漲是跌, 市場決定
當然一堆人認為房地產市有人為操控, 要這麼想也可以, 但有幫助嗎? 有人限制你買嗎?
說多了, 回歸正題, 在任何一個時間點, 應該都是風險與利潤相當, 最小風險只是你自己心裡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居然有人把最大利潤最小風險當真, 那是沒看懂我要表達的
敢衝的人看的事利潤, 膽小的人看的是風險
其實風險與利潤是相當的, 只是被你自己的性格與慾望給放大或忽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