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利益最大化下的盲點


a阿咧 wrote:
如果能解決房子不是投資工具 而是民生需求(說不定我這輩子看不到)
為何買車就不是投資工具 而買房是呢?


有價格的東西, 就有成為投資工具的資格, 況且不動產是有價值的東西
不向很多是有價格沒價值的東西, 因此不動產很難不成為投資工具
尤其金融業的放貸擔保品, 以不動產為多, 光這一點, 他的價值就不言可喻
至於買車, 很難保存其價值, 風險也高, 因此在貸款成數與年限上展現無疑
除非你想自外於整個人類訂定價格的系統


小優尼斯 wrote:
你確定炒房是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嗎?
上個十年好像是利益最小化風險最大化
在下個十年又誰知?


說得好, 往回看是如此, 往前看, 誰又敢說一定會如何?
其實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 當無漲跌幅限制下的商品, 任何一個時刻的成交價都是多空均衡下的價格
下一秒是漲是跌, 市場決定
當然一堆人認為房地產市有人為操控, 要這麼想也可以, 但有幫助嗎? 有人限制你買嗎?
說多了, 回歸正題, 在任何一個時間點, 應該都是風險與利潤相當, 最小風險只是你自己心裡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居然有人把最大利潤最小風險當真, 那是沒看懂我要表達的
敢衝的人看的事利潤, 膽小的人看的是風險
其實風險與利潤是相當的, 只是被你自己的性格與慾望給放大或忽略罷了
置產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都是為了買而買,把自己累死
都不去想為何而買,總認為買房可以抗通膨(就是可以賺錢啦)

思考一下這仲介跟買方的對話
仲介:請問先生是要自住嗎?
買方:自住或投資



rdcmd wrote:
終於還是有人能懂我在表達什麼了
把自己的未來, 放在賭自己的一個執念, 人生將會是什麼?
為了不爽買貴, 失去擁有自己一個家的機會, 值得嗎?
為了要一間房, 賠上的可能是生活困頓, 家人沒有緩衝的空間, 值得嗎?
這為的可能只是一個執著, 也可能是精算利益卻算錯的結果
何不先放下這些先入為主的意念, 好好為自己的財務規劃落實
比整天喊漲跌實際多了.(恕刪)



沒錯
認同版大的觀點
rdcmd wrote:
本文不討論合理房價或...(恕刪)

非常同意開版大的觀點!
謝謝看懂的大大出來打氣
我只是覺得太多人迷失在一些假象中而不自知
你騙誰都好, 何苦騙自己呢?
好好做好每一次的抉擇, 不要跟隨著一些很表面的聲音或觀念
認清現狀做出對自己及家人負責的決定
如果連自身都沒做好, 何以天下國家為?
这是一个三级棒球与成棒大联盟一起比赛的竞技场,自然风险与报酬就不可能公平

先了解自己球技,再选择赛场,就不至于太失落,甚至心态贪嗔痴
車沒了可以在無限複製所以難成為投資商品,除非你投資的車是名牌限量版
房產你佔了一個好地段就沒了無法複製,房地產是限量版自然會演化為投資價值
尤其華人社會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柢固你很難改變
投資價值也因地制宜不同,你覺得歐美國家不風行投資房產,不代表華人社會能比照辦理,事實也證明華人社會沒房產至少兩代會活的很辛苦,而資本社會本身就是錢疊錢才能生生不息,活在當下請適應他,不然你會覺得全世界都像欠你一樣
樓上說的很對

世代以來的公平 不管蘇聯 49年新中國...其實都是重分配後所謂的公平公社後 重新回到資本主義的軌道 因為人性永遠回歸到能者贏者多得 而非烏托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