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房地合一稅??(更改標題,已實證非為打房打擊投資客,只為課重稅)

感覺只是政府臨時補洞的對策,現在很難有辦法打擊到投資客
丸子兄 wrote:
B180w246 w...(恕刪)


很多國家實價課稅也活的好好。為什麼台灣不行?
個人認為房地合一比奢侈稅還爛

這幾年有的沒的一直改

實在是很糟糕

房價改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拜託政府動動腦筋

不要像牆頭草一樣

要看遠一點

Nelson0711 wrote:
感覺只是政府臨時補洞...(恕刪)

如果打不到那一堆投資客幹嘛在哭爹喊娘的反對呢?我是覺得不止房地合一稅要上,非自住的房屋持有稅也應該以實價課稅才對.....
看來打不到真正炒房原兇的投資客,到是搞到了以前省吃儉用買了幾間房的老伯伯。
其實你的公式有問題~

如果他賣了四間~他的所得稅就不會只有二萬多了~

以你所說的200萬~所得稅就到了二十多萬的水準了~~(不包括之前扣抵項)

坦白說~一年只賺200萬的投資客~~我相信算很遜的~~也不會是打房的頭號目標~~

那些賺上千萬的投資客~~我想國稅局才對她們有興趣吧~~

如果賺上千萬~~是淨賺喔~~~繳的稅就不是一兩百萬可以解決的了~~

當然你會覺得有發票扣抵~~你以為國稅局平常在剔除都是佛心來的嗎~~

消費發票很難過的了它們那關的~~~買車折抵~~

那你也要開公司來抵阿~~但你敢開公司來買賣房子嗎??後續稅的問題你考慮過了嗎?

用人頭避稅???你以為資金流國稅局調不到嗎??

用現金???回過頭來~人頭的收入來源~~

直接先補繳所得稅~

補加罰~~連賺的都給他了~~

常年跟國稅局交手的經驗~~

國稅局卯起來搞是會出人命的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 賴正鎰:災難

房地稅的版本都還沒定案,老闆們就有如驚弓之鳥般,

如果對市場沒影響,建商老闆們更該大力支持才對!

利國利民,既可充盈國家府庫,又可節制私人資本,這是大大的好事.

--------------------------------------------------------------

但比較可能的影響是,主力大戶不玩了,傳子傳孫的也不玩了,市場上投客基本消失,

剩下來的是搭上最後一班車,此前看人吃香喝辣很羡慕,還盼著能喝點湯的小散戶,

至於蜉蝣能不能撼樹,螞蟻搬不搬得動大象,那就看市場是不是散戶說了算~






2015.1.27 地球黃金線


稅繳不起就賣掉去繳得起的地方,稅高了房價就下來,房價下來稅就下來了...持有稅1~2%真的是合理價格,房子是負資產的觀念必須從我們這一代開始,而且國家有豐厚的稅收才能做更多事情,我本來還要號招網友上街頭抗議,現在終於要做公平公義的事情了,你家的汽車繳的稅比房子還多,你覺得合理嗎?

rickchiu wrote:
加稅措施


只看第一句話,本來就是稅改政策,而且是大部分人免稅,少部分人加稅
總體來看是加稅還是減稅,不知!
rickchiu wrote:
以前都不作為....所以現在來亂搞??


這邏輯有誤,以前如何不作為 ? 這是錯誤的設定命題

且現在才亂搞,這也是錯誤的設定

那要從什麼時間點(多久以前),做什麼政策 (討論期多久),才不算是亂搞? 開版樓主你一定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政府只要在任何時間點推出任何一個政策,我都可以找出985個理由說她是亂搞,說她以前如何不作為....太簡單了!


rickchiu wrote:
豪宅持有稅稅負或契稅稅負暴增幾百倍......
改革要有配套.....不是高興如何就如何...


配套本來就有一堆,而且重點不是高興如何就如何
從特種貨物稅開始....


"
201409 新聞,所謂的配套
房地合一稅制方案即將出爐。財政部規畫,對個人不動產資本利得採分離計稅、合併結算申報課稅,並區分自住、非自住不動產,依持有年數,設定分年扣除率,自住屋最高可減除獲利八成;僅有一屋的民眾持有5年以上,免徵交易稅,以降低衝擊。"

樓主整個回應都是一般常見無邏輯性的意識形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