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澳網,費德勒挑戰鷹眼,旁邊的人說:不愧是職業級的水準,每次落點都在線附近。我心想:會挑戰鷹眼的球,當然都落在線附近,比賽中有更多球回在中間的。房仲有人賺大錢,有更多人賺小錢,還有不少人跳槽了...
小弟剛好也是建築業的也在業界滾了10多年本身是建築師不是房仲也非代銷但跟仲介朋友代銷朋友也很熟我不否認入行門檻太低,什麼觀光系、餐飲系非建築系的都可以入行老實講前幾年還真不習慣跟他們聊結構,聊法規,聊國外事務所建案都聊不起來小弟每週要給公司同仁上課業務部有的厲害的聽了3分講到10分有的聽了10分講2分怎麼消化吸收看個人他們輕鬆嗎?存活率高嗎?口條是不是要很厲害?代銷朋友每月只能休4天不能休6日基本底薪菜的26000,老一點的30000,再上去的專案不在討論內一個月賣一戶,獎金2/1000~4/1000不等也就是賣一戶2000萬的有4萬獎金,容易嗎?身邊也有遇過運氣很好的朋友接待到大咖一個月成交8戶都在1600萬上下,這樣獎金就每戶32000*8=256000加上底薪30000=286000一個月28萬多身為台灣沒開業建築師,在人家公司底下我聽到我也心裡不是滋味一個沒有建築底子的人,卻可以一個月幹掉老子5個月的薪資但是說真的要我去賣口才、要我6日不能陪老婆小孩、要我過年只能放除夕初一、要我對著這些個掏錢出來買屋的大爺大審們背躬屈膝我選擇對著電腦檢討法規但他們也不是常有這樣機會也有人連半年只賣一戶1400萬,30000(底薪)*6+1400萬*0.2%=180000+28000=208000(半年薪)家裏有房貸有小孩有水電瓦斯網路第4台,怎麼付他們累不累各行都累在台灣大環境這樣的條件下都累
不能說好或不好問題是適不適合這個行業前陣子剛好在看房子有遇過被科技公司不續聘當房仲後穿名牌開賓士的也有遇過學歷不高二十出頭平均月收出入六位數的房仲這年頭,有學歷不一定能賺錢擁有一技之長還比較實在這兩個年青人給我的感覺確有他們獨特的地方也難怪他們擁有高收入這已經不是勤勞就會有收穫的年代了先搞清楚自己的特質找到對的行業才會有所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