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是否該禁止沒有保溫隔熱能力的新建築取得使用執照?

其實大家都有評估過
如果你改玻璃改成LOW-E
地板加裝溫水系統
牆壁加隔溫處理
那一坪的建造成本應該會拉到10-12萬以上
而現在鄉下地方一坪建造成本估抓都大概七萬塊
(都市地區大概是十萬塊,所以加上斷熱處理大概或多3-5萬一坪)
所以以普通一棟50坪的房子的話
本來建照成本大概在50*7=350萬(不包含土地成本)
變成50*10=500萬
大概會變相支出500-350=150萬
其實斷熱的相關產品在台灣推不動是因為
你本來1000萬買的到的房子
要多200萬以上才買的到
再來是說
你要自然通風,斷熱效果加強,自然採光
這些勢必會縮減你的可利用的樓地板面積
也就是說本來可以四間房間
變成只有三間房間
以我們在做設計而言
通常你就算跟業主建議要做相關設備
他們評估之後都會退縮,跟本花不下去
cgbvcchao wrote:
衣服多穿點,少開空調就是環保。

如果在冬天衣服可以穿得像夏天一樣少,還不用開暖氣,是不是更好!
原po可以嘗試自己蓋一棟出來,
形成一套標準生產流程的話,
原po就會變成大富翁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看過『凱文的宏觀設計』Kevin's Grand Design這個節目,發現一間建築要保溫,真的不難!
寒帶國家的規範

拿來亞熱帶 根本大有問題

整個台灣冬天使用暖器的耗電量遠遠低於夏天使用冷氣的耗電

談冬天保溫意義不大





cinnamon coffee wrote:
在一些寒帶國家,建築要能賣出去,就要能證明自己的房子符合一定的保溫、隔熱能力

cinnamon coffee wrote:
台灣習慣用磚頭、混凝...(恕刪)

有同感!
雖不是寒帶國家,但越來越熱的台灣,大量冷房卻已是必需品
ROGERMUL wrote:
寒帶國家的規範

拿來亞熱帶 根本大有問題

整個台灣冬天使用暖器的耗電量遠遠低於夏天使用冷氣的耗電

談冬天保溫意義不大

冬天開暖氣,只要把屋內的空氣加熱即可,不需要把冷冰冰的的牆壁加溫;夏天開冷氣,不用幫熱呼呼的牆壁降溫,就是一種節能的表現,何來冬天談保溫意義不大呢?

cinnamon coffee wrote:
溫度的隔絕,應該做在房子軀體的外面?還是內面?...(恕刪)


當然主要是內面隔絕為主,

天花板和牆壁四周都裝潢隔熱設備,

地板和窗戶也使用好一點的設備就夠了!
WonderDragon wrote:
當然主要是內面隔絕為主,

天花板和牆壁四周都裝潢隔熱設備,

地板和窗戶也使用好一點的設備就夠了!

你我的想法完全相反,我倒是覺得應該將隔熱做在建築軀體外,也就是混凝土軀體->隔熱保溫層->防水層,這樣才能做到真正完整的防水、保溫、隔熱。軀體內該做的,則是隔音或是吸音
………樓主明明立意良善?
無論環不環保,省能源有的沒的一堆
重點是要住的舒服,是吧?
這樓討論的歪七扭八…
但是樓主,我挺你…請google「断熱材 旭化成」
其實不止旭化成有開發,很多廠商都很厲害
台灣冬季濕冷,某種程度比日本、韓國還要不舒服!
尤其窗戶的四個角是更是超冷的…
有好的断熱材,搭配好的断熱窗,更能創造美好的居住空間!
adwer wrote:
其實大家都有評估過如...(恕刪)
cinnamon coffee wrote:
冬天開暖氣,只要把屋...(恕刪)


+1
保溫指的是應該是保持溫度, 可以是保暖 或是 保冷. 如果保冷效果好, 熱不會進來, 那冷氣壓縮機就不需要一直工作....

cinnamon coffee wrote:
你我的想法完全相反,...(恕刪)


很多家用隔熱材質通常都是靠中間有很多空隙確保空氣可以隔熱. 如果放在防水層外面的話會濕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