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提高持有稅就會繳不出房貸的人, 你當初就不應該買


kuaners wrote:
首先,大家都喜歡說國際觀,真正的國際觀就是台灣公務員退休優存18趴太高,降低公務員退休
優存18趴是把原本錯誤的事情糾正
...(恕刪)


上期商周有篇軍公教與一般勞工退休金最大不同的說明,所以若真的要糾正,應是調整軍公教退休
所得替代率才是正解,因18%已於86年落日,再僅用此單一訴求是不夠力的,以下引述:

「政府提供軍公教的退休條件,實在太豐厚了。」郝充仁說,對比先進國家公務人員的所得替代
率僅約五成上下,但台灣軍公教人員工作三十五年,最少竟可領到七成薪水,讓行業間形成極大
的不公平,一般勞工的相對剝奪感也由此而來。
考試院的公務人員年金改革報告便舉例,一位年資三十五年、非主管職的公務人員,二○一五年
退休,所得替代率竟可在九三%到一○二%之間!對比美國的四二.三%,日本三六.三%,德
國四六.九%,只有破產的冰島高達一○九.一%,希臘也高達九五.七%,而這兩個國家均因
公務人員退休金負擔沉重,讓財政惡化,最後甚至破產。
軍公教退休太早,也是年金負擔沉重的原因。軍人四十多歲就可退休,老師五十到五十五歲間退
休,公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十五歲,這和其他國家主要勞動人口相較,如韓國七十歲,日本
六十八歲,美國六十五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六十三歲,台灣軍公教退休年齡
足足早了十年左右!

居然會提出這種想法.....
請問一下樓主幾歲了?

THE666 wrote:
那如果政府把牌照稅增...(恕刪)


資本社會最缺乏的就是賦稅公平~~
資本社會裡本來就是認真賺錢的人~有資格享受比較多比較好的資產及服務~
但是賦稅不公平下~~就產生"剝奪""掠奪"
針對房地產~~試問~~房價的提升是因為持有者的努力嗎? 答案當然不是!
是政府公共支出產生的~~公共支出又是從哪來~~課稅而來的

所以回到原點~~是課稅這件事失去公平性~~不是絕對金額的比較~~
而是資產稅率及收入稅率的比較~~

當然在美國也沒好到哪裡去~~股神繳的稅就比他秘書少~~這已經變成"常識"了

guest0985 wrote:
首先,大家都喜歡說國際觀,真正的國際觀就是台灣房屋持有稅率太低


我不反對增加持有稅,但僅限自用住宅以外的.自用住宅不該課稅.
台灣是台灣,國外是國外,不要什麼都拿國外比,國外不用繳稅的國家也有,
不要以為只有歐美才是國際觀.

形同具文的土地法:
第 143 條 土地及其改良物,除依法免稅者外,依本法之規定征稅。
第 144 條 土地稅分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二種。
第 145 條 土地及其改良物之價值,應分別規定。
第 146 條 土地稅為地方稅。
第 147 條 土地及其改良物,除依本法規定外,不得用任何名目征收或附加稅款。但
因建築道路、堤防、溝渠、或其他土地改良之水陸工程,所需費用,得依
法征收工程受益費。

第 187 條 建築改良物為自住房屋時,免予征稅
第 188 條 農作改良物不得征稅。

希望大家懂第147條的精義.
土地法不廢(修),搞什麼奢侈稅,房地合一,都是違反法的精神與原則.
JIN DER LAND OFFICE

guest0985 wrote:
首先,大家都喜歡說國...(恕刪)


人民買房是最終目的用來住的!不是用㗑給政府要提高稅收的,當你用兩極化的方式處理一件事是會被鄙視的...
原PO的出發點是好的,
處理方式跟說明是不好的

台灣就是什麼都愛用禁的,
教小孩也是,連管大人都是..
自問一下, 自己會尊守嗎??

往好的方向去看..
買的起房的人,收入好的人本來就是有能力可以買
從稅的角度..
收入越高,課的稅都越高->這個大家都沒意見

房子自然也是一樣,
有能力買越多的人為何不讓人家買,
但買了就要課稅,有越多房子課越多稅..

道理跟邏輯能互通才能服人..


但現在的情況是...
以前都亂搞, 搞到的人有投機的也有老實的
要改革的話, 老實的人該怎麼辦...
處理好這件事就好...

但有時改革就是要大家犧牲一些
時間放長遠一點,效果才會出來
漲價歸公也是一樣, 不要計較前面短短的全民買單...
這版上某些房仲還是不敢回答: 提高持有稅,每個月會增加多少負擔?
這版上某些房仲還是不敢回答: 為什麼台灣的持有稅太低?
這版上某些房仲還是不敢回答: 為什麼雙北市房價所得比世界第一,三?

對了,這版是業配版,不知民生疾苦

johnlove wrote:
是呀支持提高稅率,如...(恕刪)



支持政府提高所有的稅率..100%
月薪月退福利加.100%這才爽

18趴需要討論到國際觀嗎??
18%在民國60~70年代只是很一般的利率,
這是當時政府為了招募人才進公務體系的策略,
還有照顧那些薪資微薄的退休軍公教,
而且18趴是有上限的,不適所有存款都18趴在算(上限200萬),
以現在來說是不公不義但那也是政策使然,
個人認為某些政務官就不該領這一筆。
然後現在的公務員絕大部分沒有領18趴,
台灣絕不會像希臘也不會是菲律賓,
因為我們的民族性無法接受自己[好吃懶做],
22K這種鬼政策在其他國家早就罷工暴動了!
而我們卻只是抱怨而已...企業主當然有恃無恐因為大家都沒漲薪資啊!
認為應該多繳稅的人是不是應該去了解一下, 政府總預算中有多少比例是人事費用. 我若沒記錯是六成!!!

而且剩下的四成中有多少會變成回扣?

每次想到這個, 補稅的時候我就很不爽. 台灣離西臘化不遠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