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STEVEN1106 wrote:
現在用LED燈都能在...(恕刪)
老子說:強極而弱,盛而衰!
從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球進入了生育高峰期,
至今也已經70年了!
人口不會一直增長下去,在未來可預見的三四十年裡,
人口將會慢慢的減少,這是全世界的趨勢........
而房地產也已經膨脹了三四十年了,
在未來的一二十年裡,也將會慢慢越來越便宜....
六尾七頭的這一代年輕人哪個不想結婚買房娶妻生子
就算有錢娶了老婆 沒錢買車買房 誰還敢想生小孩
日常負擔就已經夠五斗米折腰了
追根究柢 炒樓炒房的奸商是最大殺手 沒落實打房政府是最的大幫兇
打房政策配套措施 官員每年花那麼多錢出國是都考察到酒店去了嗎?
看看台中就好 豪房華廈蓋了一棟又一棟 每棟都跟鬼屋一樣空
其他投機客全跟著一起瘋一起來團購 炒完這一房 在來炒下一棟
別說年輕人只想住豪房住大樓 看看周邊一般地段就好也被散戶炒作到
求個棲身之所都沒有 居住正義何在呢?
新加坡能想出這麼好的青年成家專案 這麼多年了台灣為何就做不到?
還是這就是所謂的官商互利掛勾?
承 少子化的 說法 房子越來越空 保證一定每個人都有房子住 但是不見得是你想住的地方 講了一堆冠冕堂皇的居住正義 不所謂是 要在想住的地方有著自己買的起的價格(我也希望20萬一坪可以買台北信義區新成屋 這根本是痴心妄想) 以前祖爺輩的 終其一生呆在老家 住的是破爛的土角屋(一輩子哦) 為何現在人就非得要往大家認為都想擠得地方 擠不進去就說沒居住正義 非得要住豪華的新房 雙北以外 20年以上的老房 7-15萬一堆 為何這些房就不看在眼裡呢 為何老家就不看在眼裡 別跟我我說沒工作機會 工作是有 絕對有 薪水較少 但請問有少過 戰爭年代連小孩都養不起治療不起的的工資嗎 何況現代的制度已經幫你減輕許多負擔和提供許多保障 。。。。。。為何還抱怨 甚至 報復 說穿了就是這代年輕人愛比較的心和無法滿足慾望在作祟而已
hlz wrote:
上個月 為了去廟裡拜...(恕刪)
現在的房子跟少子化一點關係都沒有
跟薪資結構和市場心態才有關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月薪數十萬的職位
號稱台灣一半都是死薪水的服務業為大的環境
是要怎麼撐起這一片高漲的趨勢
看看sars那個時候士林一坪才30 40萬
現在都要50 60萬了
只要有資金 像是台商的錢 某些上頭少數人的錢
就足以改變房價
不然為什麼1萬個看屋會有超過8成的人在嘆太貴
只有一千多人拿著現金 無負擔貸款 直接買
根本就是考驗銀行 資金多 像是壽險單位 的良心
況且就算有生小孩 要如何讓它有超過十萬的月薪
不外乎就是要有台清交的學歷 進入超強的公司 ex:台積電
才能勉強撐起"1 2千萬的偏低"總價 後面想必家庭
背景也要夠好吧 不然從野雞大學畢業的小孩
會使有頭有臉的公司聘用 提供付月薪超過5萬元的工作
不合理吧 哪有多生 房市就會繼續漲的道理
不時有一句話 會生也要會養 不然要讓小孩自生自滅喔
esthetica wrote:
現在的房子跟少子化一點關係都沒有
跟薪資結構和市場心態才有關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月薪數十萬的職位
號稱台灣一半都是死薪水的服務業為大的環境
是要怎麼撐起這一片高漲的趨勢
看看sars那個時候士林一坪才30 40萬
現在都要50 60萬了
只要有資金 像是台商的錢 某些上頭少數人的錢
就足以改變房價
不然為什麼1萬個看屋會有超過8成的人在嘆太貴
只有一千多人拿著現金 無負擔貸款 直接買
根本就是考驗銀行 資金多 像是壽險單位 的良心
況且就算有生小孩 要如何讓它有超過十萬的月薪
不外乎就是要有台清交的學歷 進入超強的公司 ex:台積電
才能勉強撐起"1 2千萬的偏低"總價 後面想必家庭
背景也要夠好吧 不然從野雞大學畢業的小孩
會使有頭有臉的公司聘用 提供付月薪超過5萬元的工作
不合理吧 哪有多生 房市就會繼續漲的道理
不時有一句話 會生也要會養 不然要讓小孩自生自滅喔...(恕刪)
其實隨便一個賣雞排,或賣菜的生意好點都不會比你說的台清交差!我家這有賣魯肉飯跟虱目魚湯的,去年買了3房2廳一坪40萬的房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