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房子過了70年還住的下去嗎? 安全是否有疑慮,屋況是否還良好。
請去看看50年左右的房子是否你能接受。 可以的話再考慮下一步。
再來是價格。 那天剛好聽到電視上幾個投資房產的老手通通不碰地上權的案子。 帥過頭的分析我覺得不錯。 房屋價值是土地加上建物加起來。 土地會增值,建物會貶值。 土地權只有建物,應是只有逐年貶值。 開價應比周遭含土地的一半一下算合理,可以考慮自住。 但是目前地上權的案子目前開價都在七到八折。 雖然號稱6到7折,但那時拿周遭的開價去計算時6到7折,若以周遭實際成交價的話約是7到8折。 以最近廣告打很兇的景美的案子來看,開價46~49, 價格很硬只有2%折扣。 附近目前開價70幾,實際60幾,過一陣子假如政策對的話50幾應該不難。 之前別篇有人算過那個案子蓋好成本應該是20幾萬或更低。但是你要幫忙負擔財政部蓋新大樓跟拉皮的成本加上建商利潤,所以來到快50。 帥過頭那時分析是35一下再考慮。 至於其它地上權案子的開價,更是貴的不得了。
我覺得與其推地上權的案子,不如政府拿來蓋合誼住宅,前提是不能貪污。 這樣才是照顧老百姓,而不是變成推高房價的助手,來賺老百姓的錢。
~工讀生~ wrote:
依台灣民情,地上權約...(恕刪)
+1
這位大大說的正中切題,
現在都是以民為主,等50年後政府哪收的回房子,所以廣用地上權蓋房子出售,只是把問題留給50年後的人去處理而已,對台灣現有的房屋市場問題不會有幫助。
台灣其實缺房嗎?只是都會區缺房吧?在嘉義縣政府蓋的一坪六萬元的公寓,現在還剩幾戶在住,有人去問過嗎?為何沒人要去住?
如果每個都想住在101或是帝寶旁,又不想自己努力工作存錢買房,只想以低價購房或租房,那政府蓋再多的社會住宅也沒用。
網路上一堆學者都在褒揚荷蘭的社會住宅,但各位大大去看過荷蘭的社會住宅嗎?
有的地區蓋得很漂亮,但有的也是.......。
只是荷蘭的居民水準很高,不會霸佔一輩子,不會想要買,那台灣哩?
每次都只在快選舉時才聽到這個議題被提起,哀.......說穿了,提起的目的是....大家都很了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