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吳寶田︰我也打拚15年才買房

所以,當年自己很辛苦現在熬出頭了,要讓別人比他當年更辛苦
30年前 一碗滷肉飯15元

聽你再胡說八道


你幾歲 我40歲


30年前我十歲 我家巷口陽春麵一晚才八元
滷肉飯也才八元

計程車按表收費 那前後年才改的 基本起價24吧

之後陽春麵約為12源 廟口營養三明治才15~18元


我在補充 我老爸 剛好就是那時代的師父2000~2500元 左右

那時候一台錄放影機 好像在我國小三年我爸買的 一台要五萬元


Robershu wrote:
所以,當年自己很辛苦...(恕刪)


以前還有點盼頭,有努力起碼還有希望

現在上到博士下到高職(以學歷來說)

從白領到藍領倒吊嘎

有幾個對於買房子這件事是有盼頭的

最起碼小弟我就不敢想

曾經有個在空中飛翔的機會而我選擇降落 直到想再次拍動翅膀的時候卻已無力飛起 曾經的天空,現在只能仰望
還好他沒那麼早當上"不動產開發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要不然現在應該炒房炒到火星去了
貼一張民國73年的家庭年收入表
平均每戶所得353,960元, 每戶平均工作人數1.85人,
所以每人平均年所得是353,960/1.85=191,330元/年,
平均月薪約 191,330/12=15,944元,

就算是40年前的民國63年, 平均月薪都還有4458元

73年臺北市一間全新公寓約200萬元,
所以73年的房價所得比大約是: 2,000,000/353,960=5.65

一個理事長講這種話, 真不曉得他的用意何在?





半部九微江湖險,猶記當時送華顏;若問此生何所似?半生懸念半生緣。
吳董事長
一九八○年,也就是中美斷交的第二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吳寶田憑藉早年的積蓄,與人合資兩千萬元成立麗寶建設。

自己當老版都當了34年了....還要虎爛30年前一天賺80塊......我25年前.高一當中油的工讀生..時薪都有80多囉..
ban543 wrote:
吳董事長
一九八○年,也就是中美斷交的第二年,...(恕刪)


中美斷交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星期六,

我記得很清楚中午國中放學座公車經過台大門口,

看見很多"暴民""路過"台大門口抗議,

過不到一星期我家買房子了,

從違章建築搬到大安區商二公寓,

二樓七房實坪五十坪陽台十三坪總價一百萬。

有時候風雨飄搖時期才是買房時期!
我只知道20年前 板模師傅日薪2500元左右

現在應該也差不多吧!
andy2000a wrote:
吳寶田︰我也打拚15...(恕刪)


鬼扯蛋也要打草稿吧

台灣今天為什麼變得這麼爛
就是被高房價害死的

台灣所有的經濟發展果實全部被建商與地主吸乾
年輕人的前途早就被宣佈死刑了

吳理事長你只是運氣好
現在的年輕人只是時運不佳
比你有才幹多了
文中自我矛盾處,順便提起當年的差異,好讓不知道的人瞭解一點點
出生七年級以後的人根本無法了解當時時空與現今的差異,因為根本沒苦過,當時臺灣就經濟起飛了
現在七八年級的普遍要受到就業環境的萎縮,還有高錄取率下的高學歷惡果,人人有大學念,誰要做低階流汗勞苦的工作,人人搶做辦公室,薪水自然就低了~~~五年級的人當老闆主管比比皆是,卻說七年級是草莓族,八年級是崩世代...

標題寫"吳寶田︰我也打拚15年才買房"
內文寫"他打拚10多年後,存了一筆錢,在五分埔附近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看似差不多"
以前人貸款最多二十年,很多不到十年就繳完,現在人貸款二、三十年,幾乎要繳到過半才有可能繳完或是繳到最後一期

內文寫"30年前到台北打拚工作,算師父級的泥水工,1日工資約80元,按日計酬、扣掉不能上工日子,一個月薪水約2000元不到,一年頂多是2.4萬元,依此邏輯,不吃不喝存15年才有36萬元"
實際上"薪資在怎麼少也至少八千起跳,而且有加班費,有技術的日薪破萬都沒問題,但不是每天都有,越往經濟起飛那段,股市破萬點,薪水是千元等級的調薪,五年級(當時俗稱草莓族)的人一個人至少有三個工作可以選,薪水還可以三級跳"

內文寫"總價約50萬元出頭,還辦貸款50%,頭期款的25萬元是他縮衣節食10多年,還要負擔超過10%房貸利率,比現在高出數倍,難道當年負擔不算重嗎?"
實際換算"自己存了三十六萬,貸款二十五萬元,自己手邊有六十一萬,去買五十萬元出頭的房子,正常那個年代的人能不貸就不貸款,當時利率普遍在10%~13%或更高"

當時台北市的房子還算便宜,以前的房子是透天一棟的算,現在是買一層套房/兩房/三房/四房方式,一層房子比以前的一棟透天還貴的好幾倍,當時台北市很多還是田地或是荒煙蔓草~~~重點是很多還是同一地主,以前只要一個男人出去工作就可以撐起一個家,現在雙薪家庭還很拼,怎麼拼也拼不到一個房子均多~~~以前是便宜吃到飽的免費加麵加湯的陽春麵,滷肉飯加飯(以前泡麵約四到五元,現在大賣場最便宜最少10元起跳),最多多收五元,當時一瓶養樂多五元很奢侈的小朋友飲料,現在一瓶養樂多幾元,以前大家幾乎自己開伙,現在誰有時間開伙,以前人都上五天半到六天班(隔週休),現在人週週天只上五天班,卻天天幾乎要加班,沒有加班費,榨乾員工換下一位...


當時狀況"只要努力就有收入,自己當老闆,怎麼創業都很容易賺,大家手頭很鬆,都願意掏錢買舶來品,要兼差賺外快也很容易,大家都想當老闆,當時願意考公務人員的少之又少"
現在情狀"薪水普遍低,加班不給加班費的老闆太多,責任制要做到死,有最低投保薪資又怎樣,勞工公部門會努力去查是否高薪低報,就算查到也是裝不知道,就等哪個可憐勞工去申訴,軟趴趴的行政監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站在雇主哪邊

以前學歷低,很早就出社會賺錢,薪水看似少,但物價十分低廉,根本不要什麼物價稽查小組,根本是騙人的稽查小組,管到3C通訊設備的物價漲幅,能吃嗎??!
現在要拼到大學畢業,父母一直讓子女一路念上去,工作不好找就算了,大學只能領22K起跳,碩士要破三萬都難,政府還要限制最低投保薪資調幅,還要看工總等工商團體爺們的意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