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產高檔出脫蔡鎮宇看空房市?

cobrawu wrote:
至於三太子看空房市,那是不了解他的人講的,對他而言房屋土地是商品,賺錢就賣,不像他爸爸那代死守家園...(恕刪)

也有人認為三太子賺40%就跑
買賣價都知, 賺多少也知...

課多少稅又有人知嗎? 這賺的10多億國稅局要課多少呢?

Allen-K wrote:
老一輩批評三太子「短視近利」,賺40%就跑。

所以他會和老大拆夥,各走各的路,兄弟爬山,隨人打拼,沒有對錯,只要合法,能賺錢最重要。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得分後衛 wrote:
三商美邦人壽今天以新...(恕刪)


壽險公司買的呀,這下糟了....
或許是滿手王,出一張小王而已吧?

如果全部出脫,再來多方面解讀比較有意義和參考價值.
投資(機)客出貨,簡單說就是獲利了結.將本求利,落袋為安然後找更有力的獲利標的
誰能預估明年後年或是大後年"絕對"是漲是跌?如果都知道了就不會有買和賣了

相對低價進房市買房,兩個關鍵參考(不是絕對,但是大家都容易觀察)

1.失業率.失業率.失業率.雖然政府公布的精準度很差,但至少當參考

2.當週遭的人都不買房時.台灣房市30年來大約經歷過3次的景氣循環
但是3次後來都暴漲,但是在跌的時候或是谷底的時候,有能力出手進場的才會是贏家
可是很悲哀的是當谷底來是,多數人都是哀鴻遍野,甚至連基本生活都是問題時,能有本進場的少之又少

現在是房價老高,但是只要一下跌就有人不爭氣的出手,這樣房價就會有支撐.

多數人認為房價會跌,但是有的人大安區一坪50萬可以接受,但是有的人60萬就出手了
只要沒有重大經濟事件發生,60萬/p出手的人就成了價格破壞者.
現在有實價登錄後,60萬/p就變成中間值或底標.想50萬/p買的人會罵60萬買的人盤子
同樣的道理,想40萬/p買的人也會跟50萬一起罵60萬/p買的人盤子

如果今天被50萬/p的人買走, 40萬的人同樣也會罵50萬/p買的人是盤子.

舉個實際發生的事件
同一個店舖,一個牙醫師願意用70萬/p 買下來,但是賣大腸麵線只願意用60萬元買
你是屋主你會賣誰? 最後當然是牙醫師買下來.牙醫師也是辛苦讀書受訓才成為專業的牙醫
或許有人佛心認為賣大腸麵線比較辛苦值得同情.
但這絕不是大多數人會做的普世價值.
於是價格就這樣墊上去了.相同的情形也適用在一般住宅
只是每坪價格的差距比較不明顯.大約是1成以內的差距.
房市有個現象是價值相同但是價格卻會有差異.價格就是每個人的主觀決定以及口袋深度
至於是不是盤子,都跟買方無關.反正又不是說人盤子的在付錢/

hahaaha wrote:
香港李嘉誠...台灣...(恕刪)


壽險公司拿我們的保費錢也還在買資金仍熱絡

jiangliki wrote:
很多是用左手賣給右手...(恕刪)


原來我這麼厲害~ 高出區域行情四倍買了小坪頂~

原來小坪頂都沒人要住~

唉~ 原來我真要再多讀讀書~



恭喜你成為有殼蝸牛, 雖然殼遠在小坪頂.


alfa75ie wrote:
原來我這麼厲害~ 高出區域行情四倍買了小坪頂~
忍忍忍

hahaaha wrote:
香港李嘉誠...台灣...(恕刪)


有成交就表示有人買
這篇文章換個角度,標題是不是也可以這麼下
「房產高點買進,xxx看多房市」?

難道買的人沒信心將來會增殖就買來虧錢?
花個幾十億買「爽」字的人我還沒見過XD
同意樓上,
應該還要細看是不是「低於區域行情賣」或是「虧錢賣」,
才較能判斷是不是看空或急於脫手吧~

話說三太子還有一個最大案 - 信義計畫區的「寶豐隆D5案」
如果他也願意把這個案子給賣了,
大概就能解讀為台灣房市行情差不多是到頂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