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建議思考問題, 尤其觀察市場絕對不要拿自己的條件來無限放大,
大安區房價突破每坪90萬, 同樣在敦化南路二段 某一棟大樓上班的三個人, 在三樓專櫃上班的小芬一個月薪水不到10萬, 和在大樓19樓薪水超過3000萬的陸sir, 或者之前更厲害在22樓工作的老宋, 2006到2008年三年就海撈超過15億, 最後還娶了名歌手當老婆, 對於商品的價值感受都會不同, 小芬看到房價想的是自己的薪水買不起, 陸sir可能覺得貴,居然要花三年的薪水才能買100坪, 老宋可能買起來一點都不肉痛
市場其實就是如此, 有幾點觀察和大家分享 :
別高估你自己的影響力 :
你在牌桌大聲喊開大開大, 不管喊得多大聲, 但是能決定最後開大還是開小的絕對不是你的音量和賣力程度, 同樣的, 市場走高走低, 也不是你在這邊丟一堆經濟數據, 或者強調少子化, 陸資來台, 就能影響的
表兄弟多少不是問題, 有多少資源才是關鍵:
不管你是看空還是看多, 你的表兄弟多少絕對不是影響市場的原因, 重要的是你的表兄弟們有多少資源或者資金, 就算你只有表兄弟三人, 如果手頭2千億, 或者1000棟房屋, 肯定大勝另一方的表兄弟千人
有沒有資源影響價值衡量標準, 也造成進場和離場的時間差異:
一個商品原來賣3000萬, 跌到2000萬, 手上有資源5000萬(包含貸款額度)的人往往會比資金剛好臨界值的人早入手, 因為他還有資源可以做為緩衝, 同樣的, 商品從2000萬漲到3000萬, 最先被洗出去的也往往是資源比較少的人, 因為對於他來說這個獲利的誘惑程度和比例遠大於手上有5000萬資源的人
tiffany0211 wrote:
唉...為什麼版上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