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做個小調查,懇請大家協助



piefucker wrote:
2家戶收入指同住在此一不動產,收入會共同負擔家庭所有開支



大大您的收入說明最好再清楚一點,也就是此收入是指稅前還是稅后(也就是可支配所得),因為薪資越高的人,扣的稅跟勞健保是越多的

我們家的(房貸/可支配所得)大約是占28.5%
那該怎麼辦?何解?

還是大大這是帳面上的數字,你都用退稅的?
rdcmd wrote:
你少看了一個負號,且...(恕刪)
這個提問很想回

但是

理解力太差不太了解
針對房貸,

許多銀行對一般上班族財力的審查方式如下:

你的本次貸款月付金 < 月收入- 其他負債月付金-生活必須之支出

至於「生活必須支出」,銀行的標準約莫=15,000~20,000左右

這樣的判斷非常簡單明瞭, 把其他負債算進去也比較精準...

依現行的房價, 硬要以1/3 收入繳貸款也未免過於理想化及不切實際...

所以與其要計算「房貸負擔比」, 不如考量自身: 一個月扣除生活費、其他貸款費用等等花費後, 自己或與家人,到底可以拿多少錢來繳貸款。

這網站有個計算機, 非常簡單, 可以試算看看, 用自身的條件, 反推可以負擔多少總價的房子...

試算>>>


tsaigavin wrote:
全球房地產指南調查報告,2012年底,台北市房價每坪68萬元,全球排名第18,落後同樣位於亞洲的香港、新加坡及東京...(恕刪)

以上地區每坪的單價皆指{實坪}
台灣的每坪的單價可是包含公設,如果只計實坪,就不會只排名第18

台灣房子這麼值錢,全台灣民眾應該高興才是

蒸蒸日上 wrote:
那該怎麼辦?何解?還...(恕刪)

自行創業總是需要投資,何時轉正還真不知道。快則一年,慢則三年,還不知道確定會賺錢。這就是版上一堆人勸大家應該把錢拿去創業,可是說的人有幾個人真正知道,自行創業要承受的風險與煎熬。用嘴巴講很快,當三年無法收支平衡可是會要人命的。或許是我太高估自己才會如此勇敢吧!
DEAR 發問者
其實這個問題在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
也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試問
有些人可以沒有iphone.不看電影不shopping過日子
但是有些人就無法接受{no iphone...no line...]
這些細節影響到每月開銷其實是很大很大

所以您只要先了解貴家庭每月開銷的model
如果是穩定的>就很好估算可以擔負的房貸>回溯到可以買的房屋總價

不要把33%當作不可違背的牛頓定律

多用心收集相關資訊才是正解

camaroch wrote:
DEAR 發問者
其實這個問題在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
也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試問
有些人可以沒有iphone.不看電影不shopping過日子
但是有些人就無法接受{no iphone...no line...]
這些細節影響到每月開銷其實是很大很大

所以您只要先了解貴家庭每月開銷的model
如果是穩定的>就很好估算可以擔負的房貸>回溯到可以買的房屋總價

不要把33%當作不可違背的牛頓定律

多用心收集相關資訊才是正解

...(恕刪)

是啊,3成是理想,但難以達成購屋目標,太高會造成生活風險,所以想參考大家的現況
tonypan66 wrote:






大大您的收入說明最好再清楚一點,也就是此收入是指稅前還是稅后(也就是可支配所得),因為薪資越高的人,扣的稅跟勞健保是越多的

我們家的(房貸/可支配所得)大約是占28.5%...(恕刪)

大大的財務結構令人稱羨啊!
小弟收入不豐,稅前稅後差異不大,所以未多加考量
房貸/收入(稅前) = 10-20%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