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價切勿再追高,各方條件已經成形

樓主2011發文後 小弟才加入01 當時是想查詢要購買地區的房價(小弟親自去看過)

小弟後來沒買發文地區建商的房子 在附近購買4年中古屋一棟 隔一條巷子另購5年中古屋一棟

小弟用現金殺價 花了750萬((契稅 拉不拉扎給代書朋友辦理) 兩棟入手平均價400萬入手

一棟小弟改修自住 另一棟本來要改修給母親住 結果還再改修中(因為小弟都親自改修 所以很慢) 2012年7月 被人相中 以780萬出手

2014今年小弟自住這棟(已改修98%) 隔巷建商新建屋 坪數樓層比小弟自住的還小 開價1250萬 查詢登錄是1100萬有人購入(不知是否建商左手賣右手) 看來2014年 小弟打算就以1100萬開價 賣出小弟自住這棟好惹

金錢入袋 再繼續找鄉下的房子來買
我在新北市是有幾棟老公寓穩定收租中。租客幫我繳房貸。就算房價跌到一半也不關我屁事。

鐵口內政 wrote:
房價切勿再追高,循環週期已到,各方條件已經成形

打房動作頻頻以來,卻尚未讓房價下跌 原因請往下看

由於奢侈稅的打房方式,原本就無法真正打擊房價
僅是於對高房價,政府所做出對民眾交代的方式

打趴房價得罪了高階層的人,不打得罪更多人
QE 奢侈稅 提高公告現值 利率話題等,導致房市成交量低迷

打房沒打到房價,只打到成交量,因為不敢打建商,建商才是房價領頭羊
到目前沒有建商敢真正公布 透明的財務報表 因為是高利潤第一名,到底有多少的政商關係無法透明化

當前已經不是 檢討政府如何對台灣選民做出交代
而是國際情勢的險峻。


QE的慢慢退場 已經造成美國景氣的繁榮,錢將從新興國家回流美國,美國通膨後勢必將調漲利率到時各國將跟進
利率將是 房價最兇猛的殺手,熱錢也已經慢慢離開亞洲及各新興國家

建商永遠都是看好未來景氣,因為他要賣房子,資金龐大利用媒體來教育市場
不動產投資人與相關經營者,勢必為了生存,無時無刻釋放市場利多

真正的答案往往是最後大家才會知道,期盼民眾能減輕傷害
對房市能以實際需求面為主,切勿再以龐大資金投入

(不信者切勿動氣;過些日子大家再來印證看看)

和2011年的重點差不多,先打卡,2017年再回來看。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不是漲就是跌,博杯一直博總會博到聖杯~
但是台北就算跌也回不去2011年的價格~
Jack Tsai
薪水上升...
物價也會上升....最近的"雞"."豬".之前的"米"."車".連"王品"都漲了一成....
房價憑什麼下跌????房價是一個公共財.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鼓勵外資買"有協助.低價取得政策".打國內投資客.一整個把錢給財團.
想讓台北房價下跌.中央政府搬去雲林.台北保證跌 10倍...信義捷運線的費用,是雲林縣一整年
的預算時.台北人吸其它地方的血.然後自己買不起房子.這是公平正義嗎?
鐵口內政 wrote:
房價切勿再追高,循環...(恕刪)


請問漲上去你會賠大家嗎?

三年前你就叫大家不要買房~結果起碼漲了30% 熱區還漲 50%

這樣讓想買房的人很慘~~

三年前如果信你文章的人~因該都哭哭了~~

不要危言聳聽了~~交給自由經濟市場吧!!




jojoyaro wrote: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點進...(恕刪)


別這樣說嘛....

遲早有一年給他喊對啊

喊漲也一樣囉~
有歷史教訓,要大跌很困難,就像股市已經很難跌過7000點一樣。過了一定的跌幅就很多承接力道出來,就像黃金也跌不回去起漲點,一堆大媽的承接力道硬是拉了上來。房市也差不多,只是第一槍是什麼的問題,但要跌回起漲點也是不可能。
jojoyaro wrote: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點進樓主的ID...?
看看2011的發文標題是什麼..
第一句也是房價切勿再追高....恕刪)


哈哈,我笑了.

另外這篇只有十九個回覆,卻被放在熱門討論?
看來01管理員的薪水可見一般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要發看空文還是註冊新ID比較保險。

PS:說不定當初是基於黑暗兵法的心態(收貨文)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