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豪宅買賣 從重課稅!!QE撤退營建嚇趴!!!撿便宜房地產只漲不跌請進場撿!!


jiangliki wrote:
跌停鎖死....大戶...(恕刪)


我也不懂 pressanykey 這位大大的意思...

呵...還是賣房子好了...技術分析,很多人搞不懂

大股東出貨,會選在跌停鎖死??.....笑死人了




所以是散戶倒貨給外資?

大家一起看後續發展吧

pressanykey wrote:
所以是散戶倒貨給外資...(恕刪)

到底是誰倒貨給誰???
歡迎逢低進場掃貨

今天不買,明天更貴
今年不買,明年翻倍

小弟菜鳥....請問這是要看甚麼?
我愛二條柴 wrote:
這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寫照。

任何一種反轉前的徵兆,都會從股價上反應..

多頭加油嘍...

大家閒閒沒事做的話,可以去這集保戶股權分散表查詢

查什麼呢?? 當然看看 「800,001-1,000,000、1,000,001以上」這二個級距 「股數」與「人數」的變化


呵....看數字說故事嘍!!!


拼经济就跟著上就對了,不怕死的,建商倒了怎么拼经济
庫存有18萬張
三個月賣不到六千張
打房是這三個月開始打的?

pressanykey wrote:
庫存有18萬張三個月...(恕刪)

請進場和外資對作
如果外資轉賣為買
說不定有贏的機會
所以......味全跌了...所有食品會怎樣?

HTC....跌了80%....手機也沒便宜阿?

裕隆萬一跌30%.....車子會便宜30%嗎?
如果會...我相信你的邏輯
所以遠東的股票跌了....SOGO會不會跳樓大拍賣呢...

我比較想乾脆ETC全程不收費好了~慶祝一下股票大跌...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是不斷上漲的,只要下跌就買進,只進不出,危機入市,要準備開始掃房子了。
全台首富林堉璘的話:有錢就往土地裡堆。

------

兄弟雙首富 林堉璘、林榮三



被富比世低估的神祕地王

文/陳雅潔
誰是台灣地王?就價值而言,三重幫二哥林堉璘掌握精華地段,一畝勝過別人數十甲;就面積而言,老三林榮三插旗全台,手持40萬坪土地,無人能及。這對兄弟40年來各憑本事累積身家,如今同時成為台灣富豪心目中的真正首富。在地王寶座前,林堉璘、林榮三靠土地資產堆疊出的身價,是台灣無人能出其右的富豪傳奇。

在今年五月二十七日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所公布的台灣四十富豪中,前十名幾乎全由科技新貴、金融大老,或是台灣傳統產業龍頭囊括。惟獨排名第八的林堉璘及第十的林榮三兄弟二人,旗下沒有市值驚人的企業,卻有滿手土地資產。在股市波動劇烈、地價漲勢卻不可逆的情況下,林家兄弟二人一以掌握北市精華地段資產、一以手持最大面積未開發土地,分別打造出宏泰集團及聯邦集團兩大建設王國,也創造出龐大的財富。

資產被低估一聲不吭 行事低調 土地多少沒人知道

其實地產界人人都想了解這對三重幫兄弟的土地位在何處,卻幾乎都只有當某一地區土地經過重劃之後,外界才有機會知道其中有多少是他們的土地。事實上,由於長時間動用大量人頭養地,即使是宏泰和聯邦集團內的高級幹部,也未必清楚老闆手中到底有多少土地。

但經本刊調查所得,林堉璘、林榮三的身價,其實遠遠超過《富比世》所列出的三十億及二十八億美元。除了林堉璘曾經在去年由媒體及地產業者推估,旗下擁有超過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的土地資產,被封為財富超越鴻海郭董的「台灣真首富」,而在歷經一年地價持續上漲後,林堉璘的身價已逼近二千億元。

至於林榮三更是不計其擁有的聯邦銀行、《自由時報》等企業,光是在全台擁有四十萬坪土地,保守估計價值就超過二千億元,以至於在最新出爐的金融股王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心目中,「林榮三才是真正的台灣首富」。

林家兄弟二人在台灣地王寶座面前,實力難分軒輊。就土地資產價值計算,林堉璘絕對可以稱王,但以面積計算,林榮三已超過兄長,是公認全台灣擁有最多土地的人。

有趣的是低調的二人,雖然明知身價被低估,也從未針對歷次的富豪排名做出正式回應,像林榮三只在私下表示,「我的財產要從哪裡算起呢?我自己都算不清了。」可見他的驚人身家不僅外人難以窺得全貌,這位富豪長年四處購地,置產的足跡甚至跨到海外,真要統計財富,將是一項龐大工程。

貫徹父親身教 「有錢就要往土地堆」

林堉璘、林榮三出自於號稱台灣最大地主的三重幫。父親林建生早年在新北市蘆洲種田,後來開米店謀生,只是小生意人。在一九五二年林建生去世時,為子女留下二公頃土地、一家碾米廠和一間雜貨店,便是日後他三個兒子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發展的基礎。但林建生除了自己只要手上有一些錢便用來買地,也不斷教導兒女們「有錢就要往土地堆」,長年的言教身教讓下一代奉行不渝,才是後來三重幫壯大的最重要因素。

林家三兄弟後來從碾米事業輾轉進入房地產界,一九六四年共同成立了宏國建設,從興建平價住宅起家,卻以養「生地」聞名。林家兄弟往往挑選位於山邊、河川或排水溝的農地或保護區作為開發地,成本低,發展潛力看好。在台灣經濟與都市化迅速發展後,原來價格低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為市區的黃金土地,或出售或開發,獲利皆以倍數計。(更多精采內容請見376期《財訊雙週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