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你覺得房價會漲?還是會跌?


pressanykey wrote:
下一步就是分析利率是...(恕刪)


請參照下方央行的利率走勢,可以看出指數房貸是走升的
且自100年9月後未再升,已有2年多未升,看來市政府HOLD住。
但彭總裁之前提醒普羅大眾,利率低不會是常態,
要購屋的民眾要有準備,避免落入房貸壓力。
http://www.cbc.gov.tw/np.asp?ctNode=369&mp=1

但當你再去細問買方們的需求時,發現這30組買方都只想買公寓3樓。結果100間公寓中,只剩10間是3樓,若再把格局方正、採光佳、近捷運、無嫌惡設施等條件加進去,你會發現符合這30組買方所要的「公寓」產品在市場上可能就那麼一間。在供需法則的篩選下,這一間很有機會成交在50萬/坪,甚至更高的行情上。
------------------------------------------------------------------------------

說得真貼切,這正是我上個月買老公寓的感受。
以鎖定老公寓不想要高公設虛坪的買方來說,
很多組買方都想要格局方正、採光佳、近捷運、無嫌惡設施,而且最好是3樓,
(為什麼最好是3樓,我想有找過公寓的人都知道)
當市場上充滿著2樓、4樓、5樓,突然釋出了一間3樓的物件,一天中竟然就有將近30組的買方看屋,
著實嚇到了我們,可以說是排隊看屋了,而以我們看了3個多月將近50間的房子,
買屋需求也從一開始少少的條件一再修正成更明確的條件,其實進屋一看就知道這間到底適不適合,
當然,我們不會看到100%滿意的房子,因為我們沒有100%深的口袋,
所以,只要符合我們80%滿意的房子就會列入考慮,最重要的是那20%的缺點,是不是我們能接受,
再加上家人長輩的意見及我們從實價登錄和所做的零零總總的功課,決定下訂了。
這個物件在市場上流通不到一個星期,而其他樓層的物件仍在流通著,買方也仍在看屋,

其實若要自住,房價漲跌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房價再低,一間你不喜歡的房子,住了還是不喜歡,住久了更不喜歡;(身旁有朋友就是這樣)
房價再高,一間你喜歡的房子,住著還是歡喜,並不會輕言出售。
我想房價漲跌對投資者比較有影響吧!

S仲介 wrote:
當仲介時,十個客戶會...(恕刪)


漲跌不重要阿

不缺錢的人賣房子可是姜太公釣魚阿

賣在貴只要等到就是漲


缺錢到認賠也要拿出資金周轉

就是跌


你認為呢
寫得真好~ 非常中肯, 我在看屋時也遇過幾次這種情況, 地點格局不錯但開價高, 只是稍微猶豫就沒了....
板主說的真好
只是了解人會賺錢
不了解的人會批評

S仲介 wrote:
當仲介時,十個客戶會...(恕刪)
若是在台北市的房子 是
漲~漲~漲~

若繼續下去 台北市的精華區 將比照香港模式

開國際盤

漲3倍~~~



外國人看台灣房地產的價值..應該是在兩岸問題解決之後吧..陸人應該也是..

慧星撞地球先呢?..還是兩岸問題解決先呢?
分析的不錯 有條理 且真的蠻符合事實的

長到頂點自然跌
跌到不能再跌自然回升
希望自己的經驗真的能讓多一點的人知道,如何去看待房價的漲跌,也就不用擔心被媒體或仲介牽著鼻子走。而越多人知道去發現問題的本質,我們或許能更準確地找到解決方法。而不是用一個很概括的詞「打房」來要求房價下修。打到底要打誰,房究竟是甚麼房。要打得準,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而這不只是單靠政府,還要靠廣大有常識、有見識的鄉民們一起來監督。如果只是空喊「台北市房價減半才合理」這樣不明前因後果的民怨,那難怪政府可以隨便開個號稱「打房」政策來搪塞。因為只要「看似」打房的政策,就能塞住那沒有知識的嘴巴,甚至轉而幫政府廣播「政府開始打房了,等著看你們這些人被套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