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niba wrote:當房價在5年前, 開始陸續破新高, 你之後購屋的風險, 本來就是逐年增高任何一位之前空手, 現在要進場的人, 你的風險都是當下最高的...(恕刪) 民國70年買在房市高點的...民國80年買在房市高點的...你當時的風險點,還回的去嗎???
machiusheng wrote:用供需來分析台灣房價...(恕刪) 不認同 ~ 游資不一定要投資在台灣! 游資畢竟投資以獲利為標的如當商品利潤微薄風險增大時 還有一大堆人肯砸大錢進場加碼玩這樣的商品嗎?當你房價高到百姓以買不起時 那剩誰在買賣 剩有錢的投資人在買賣如果最後只剩投資人少數人在買賣 精打細算的他們會互相買來賣去嗎 ?(因為他們都知道投資風險&內幕)又假如假買假賣推升房價 百姓最後也依然買不起 那如果是你 到時你要找誰賣掉來獲利???如果到這時候 假如我是游資 我沒投資獲利標的了~ 我何須全部身家死守台灣台灣以外多的是投資標的!建商也不一定只能在台灣蓋房子投資!
bugaaa wrote:民國70年買在房市高點的...民國80年買在房市高點的...你當時的風險點,還回的去嗎??? 風險是相對的概念同樣社區我一坪買20萬, 你買50萬, 風險差很多房價若是正常的循環, 買20萬的人, 沒有風險, 買50萬的人, 多很多的風險若這波多頭循環結束, 你要爬下一個山頭, 至少等6年, 多可能到10年台北市的房價在上波景氣循環下跌時期, 是跌最少的, 約20~30%. 約略從86年到91年其他的地方, 跌幅至少30%起跳, 6成的也不少承受多年資產下跌的心情, 甚至成為負資產, 這很多4,5年級都經歷過當你把房子當做居住的工具, 差別只在買賣成本高低造成的居住成本高低這倒也無仿, 牙一咬就過去了但有些人是投資, 如第二棟房, 或是心態上是投資, 因此很多人就撐不過去了當房價從86年一路跌到91年時, 賣房的人的心態是如何?你一定會問, 為何要賣? 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的說法其實這問題跟房價一直漲時為何要買, 本質上是一樣的我sars時, 去永x房屋, 他叫我快賣房, 說房價還會跌很不幸的, 這觀點當時市場多數人都買單我運氣好, 沒賣從此, 房屋公司只是我買賣時用的工具....
台灣人口紅利快沒了,而且嚴重老化,更嚴重少子化,將快速變成人口負利。過去五十年人口快速增加、人口紅利超高,炒作房地產多是大漲、然後新房子蓋太多,還是會跌。明年,沒有人口紅利以後,房地產再也炒不動了。用過去五十年的房地產經驗套用到未來,是完全不對的。
PS四九零零 wrote:台灣很特別台灣有台灣...(恕刪) 真不知道這種特別是會造就每個人有房階級都是贏家?如永無止境的房價上漲 主要買房的百姓 薪水停滯 人口減少 新建案拼命蓋!!!如當主要齒輪已無法負擔滾不動時 成交量將由誰推動???如果台灣是世界特例的話 !李嘉誠應該來投資台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