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vt wrote:新北市很多民國6、70年代因應大量人口湧入而興建的公寓,新莊、三重、樹林、土城一帶很多,唯一改善方式就是都更,問題是民間主導的都更一定是以有利可圖為前提(正義國宅都更就是一例),二線地區想都更,機會會小一些。 都更(小範圍)無法解決市容問題 (除非有老共的魄力,把整村都拆了都更)我們需要造鎮(大範圍)式的更新,就像東京的六本木小都更後房價可能上漲1倍,造鎮後房價可能上漲3-5倍
小天天4014 wrote:所以台灣各地還保有許多古老建築.而上海、東京、首爾及新加坡戰後有重新規劃建設.所以都市較為現代化? 上海雖然新大樓很多,但是有一片區域(以前的法租界區域)保留了大量的老房子。北市/新北市所謂的「老房子」不過是30年上下的舊公寓而已,而且這些在此屋齡段的舊公寓是典型的毫無美感可言。上海保留的這些老房子,七十年,八十年甚至百年的比比皆是。其中有些保留得很好,有些則因為缺乏維護顯得陳舊,但怎麼說都比北市那些舊公寓有味道,好看多了。
說到底,還是和經濟有關。賠償足夠的錢,我不相信那些人不願意拆舊房,換新公寓。至於貪心的釘子戶,就要考驗政府執行力了。美國英國日本也有強拆,民主國家也可以強執行力。選舉,就是選社會精英,選超過普通人智慧的強人。選個軟爬爬的,既看A臉色又要聽B的,選來幹什麼,選個木偶還不用發薪水。
abcd425heart wrote:歐洲的城市街道不也小小的但人家小的有品味 歐洲天氣冷,溫度一低感覺就舒服,再來人不會過度擁擠.所以產生了錯覺,歐洲人並沒有比較有品(味).上海為了辦世博,拆了多少房子!如果也賦予郝龍斌這麼大的權利,應該進步會很快~問題是~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