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動產就是這樣好賺

之前也是有很多時候大樓都空著賣不出去的時候啊
買的人也不是完全沒風險
等人家賺了錢再來酸有何意義??
不少人,嚴厲的批評房市道德缺點 (投資客 政府)

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從房地產投資多少賺些錢

evilpanda wrote:
真的很好賺阿...
地窄人稠...不動產就是最賺的標的..
當然$$要夠
法律要夠好玩
還有政府要夠爛


這麼好康~~你怎麼不墊墊的賺~~

還來宣傳給大家知道???

法律跟政府都配合你了~~

你錢不夠可以跟銀行借~~

你賺個幾年~~

就比王永慶有錢拉~~

evilpanda wrote:
事情是這樣的永和中正...(恕刪)


人家規規矩矩的賺錢也被你說成是奸商

evilpanda wrote:

永和中正路上某大樓原本1樓店面和B1是商業用地
地主以7500萬賣給某產物管理公司還是啥的...
1樓店面分成兩間出租給賣吃的
B1分成45個車位左右...
原本要開賣...


這除了購買成本外還有使用變更的成本
也不少
除了執照文件類的行政人事成本
變更地下室停車場
有車道坡道增建,消防設施修改增建,結構荷重與設計使用用途變更的鑑定執照費用...

變更一樓分戶也是一堆錢(如上)

如果原屋主可以作,其實自己來也可以

有時修改的費用也很驚人,不然有財團買下整棟大樓拆除重蓋是為何
永和永和路和中正路這種地方停車位一位難求,之前中興街停車場收費全台灣最貴還上了報紙。就看你敢不敢衝一樓店面改停車場啊!這種拿著對方已經賺到手的錢來事後諸葛永遠都很容易。但話說回來這年頭任何不如意的事情最後都可以用"政府爛"三個字收尾??自己爽到就是自己天才,自己沒爽到的就是政府爛?

evilpanda wrote:
事情是這樣的永和中正...(恕刪)


不管什麼議題,最後就是要扯到政府爛
股票賠錢,政府爛!!
土石流,政府爛!!
房產,相信不管漲跌~都一樣會被罵政府爛
這種事從以前到現在都固定有一票人在玩
不可否認的人家拿出大資金,再分割售給小資金人
我當時可以買半打車位,也是給他們賺一手
一億一千萬的案子,花800萬現金其餘貸款,股東10人
半年內切割售出一億六千萬
買下分割部份的人其實也是買來再切割
部份第二批的人花三個月獲利3500萬,其餘自用

不要看案子億來億去有多大,湊幾個人一人出個佰萬就能開幹
怕付不出利息被法拍???一百萬的利息每月每年是多少?
就算本利攤又多少???撐不下的就轉讓給別人就好了
這麼多年來常見有網友詛咒投資客,其實會死的是自住客……
壓力大 不動產業自殺率最高
2013年05月28日 陳嘉恩.報導
不動產業壓力大,員工企圖自殺比率高。勞委會完成國內首份勞動人口自殺分析,比對6年來全國11萬筆企圖自殺通報資料和勞保投保資料發現,不動產業高居自殺高危險行業之首,每千人就曾有12人曾試圖自殺,是平均值1.99倍。

自殺比率次高者是包含派遣和保全的支援服務業、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研究指,這些行業壓力較大,可能是過多的工作量、超時工作導致。從事房仲業18年的吳國源說,面對壓力大的環境,心理調適很重要。

evilpanda wrote:
永和中正路上某大樓原本1樓店面和B1是商業用地


建築物是使用用途,哪來的商業用地?

evilpanda wrote:
後來因為奢侈稅要兩年後才能賣出...
加上地目變更...等等啥的...


又干地目什麼事了,地目根本沒用了,都要廢了的東西,扯地目也太低了.
人家應該是做"使變"吧!

evilpanda wrote:
當然$$要夠
法律要夠好玩
還有政府要夠爛


還要有如你般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人家物盡其用,賺錢也要酸?
不如酸頻果,拿些石頭,塑膠,金屬
叫小弟拼拼湊湊的就賣3萬.
JIN DER LAND OFFICE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