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陶冬:QE開始退場 中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現金為王

科瑞岱爾 wrote:
呵呵,你嘛找一個台商...(恕刪)


首先,上面的仲裁不是遠東輸,只是正常的終止合同。
房東和房客有糾紛,合同里有漲租金條款,大家談不攏,裁決合同終止,很正常啊。
世界上有判房東不準依合同條款漲租金的道理嗎?



廈門涉台商事案超半台商勝訴

發布時間:2011-04-26 08:16:32
  本報廈門4月25日電記者李娜記者今天上午從部分新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與福建省廈門市法院、檢察院、仲裁機構舉行的座談會上了解到,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近年審結的一審涉台商事案件,超過四成通過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
  據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副庭長曹發貴介紹,近3年該院受理涉台民商事案件164件,約每年55件(不含涉台資企業的案件數)。涉台各類型案件的總數,每年在200件以上。案件類型呈現多樣化,其中買賣合同糾紛約占15%,借貸糾紛約占35%,股權及經營權糾紛約占25%。
  曹貴發分析說,兩地企業缺乏了解;「隱名投資」台商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有效保護;雙方簽訂的合同不完善無法如期履行;在權屬不明確的情況下,台商盲目簽約或未經有關部門審批而私下交易、規避法律等,是造成投資糾紛的原因。
  根據近幾年的統計,在廈門中院審結的71件涉台商事案件中,以判決方式結案31件,其中台商勝訴的17件,占54.84%;台商敗訴的14件,占45.12%。儘管從表面看敗訴比率高,但其中台商上訴的只有3件,11件服從判決無上訴。

江西首例台企跨省維權案勝訴
海滄台企國際最大金額反傾銷案終裁勝訴 這是大陸幫台商國際維權
正新輪胎歷時5年 「被傍名牌」官司8場全勝訴

上面都好奇怪,是吧。
太多,也懶得找了!
企業家、投資人都不是傻瓜,大陸沒好處,不會都往大陸來。
遠東集團本來就不是善人,賴著不走當然有利益。
訂正哦 我大陸收租的是土地 不是房子
呵呵呵 你可以不要投資房地產阿 都是成年人了 有沒有能力 自己不會判斷嗎
你喜歡拿台商的灰暗例子 危言聳聽的說在大陸投資有多危險就有多危險 你怎麼不說頂新賺到暴還把台灣最高的10部分股權買下呢
美國日本現在的房產 不又漲了嗎 稀釋貨幣的傑作 至於誰是大量印鈔的罪魁禍首 呵呵呵 實在不用我再多說
我不懂總比你裝懂卻次次都被打臉好 哈哈哈






科瑞岱爾 wrote:
你一下說自己房屋年租...(恕刪)
"陰暗個性""呆胞"
討論就討論何必.....



豪哥大 wrote:
您該跟上時代08年是...(恕刪)


你是有問題啊, 扯一個現在不相干的有啥關係啊, 強佔說的就是 08 年的北京新光, 你第一篇回文寫錯了就要承認, 有啥好亂扯的!

hlz wrote:
頂證哦 我大陸收租的...(恕刪)


那個"顆科大"天天唱空總有一天會讓他碰到,跟那個davingking神人應該都是屬於那種
房子賣了就開始大力唱空巴不得跌下來再讓他買進在賺一筆的人,說穿了只不過是另一種偽善的人罷了!!
哈哈,

年底前賣房, 多囤一些現金,

三年後或許會是買房的好時機喔,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房賣後百房殺,沖天銅臭透台北,滿城盡是投資甲。
這篇陶冬的著眼點是債期錯配,起火的位置不在房地產,在公共建設上。
債期錯配在房地產上比較沒風險,這個行業是中國少數還屬於產能不足的行業,購併能解決問題。
項目沒錢了,直接整個項目賣掉。
地方政府的建設比較難,沒辦法賣堤防、賣公共建設、賣市民廣場...
結構性的問題還是要允許地方政府正常發債,這個在大陸中央政府已經準備做了
但因為全球流動性收縮的問題來的快,中國跟著收縮流動性
陶冬可能是因為假設流動性收得太快,而造成處理問題不及
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是可控制的風暴。債都是中國國內的,舉債的都是中國政府自己。
中國也不一定非要藉由充裕流動性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高一個級別的政府自己買下來就好了。
省欠的中央買,市欠的省來買,縣欠的市來買,區鎮欠的縣來買。
這樣買,債期就不會錯配,還能自動加上一個上級單位監督資金流向。
把這個邏輯推到最近調查全國各地債務數額的動作,可以發現一點跡象。
實際上欠錢的都要還錢,還得也是國家的錢。將來允許地方發債後,欠的錢就逐層還各級政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