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級生這個世代的人沒有"覺得房子太貴 以後一定會跌 喊了xx年 最後賭氣不買了"這種事因為實際上房子都有跌下來的時候! 我都遇過了4年級的大概就有遇過2次跌下來時,其實稍有積蓄的人都買得起沒買房子的人 就是沒賺到錢的人和沒存錢的人就這麼簡單
lee7838kimo wrote:哈哈~我笑了!誰說那...(恕刪) 二十幾年前板橋江子翠這裡的全新五樓公寓一間權狀32坪都要150萬左右那時候上班族的月薪好像才一萬多房價是月薪的一百多倍同一區域現在全新大樓最便宜也要將近50萬/坪同樣坪數大概就要1500萬左右假設月薪以5萬來看房價是月薪的三百倍小弟沒什麼經濟概念但會覺得是通膨太嚴重加上房價被炒作的太誇張
30年前...上班族 一個月薪水能領到2萬元的 算是高所得者可以查查那時候的公務人員一個月薪水多少 我記得大約1萬出頭那時台北市仁愛路房子 300-400萬中永和房子 100萬以內當時的社會 要貸款 還要靠關係 跟銀行經理熟識 找人請託沒關係 還借不到錢年利率 10幾% 我記得民國70年利率 貸款年利率14%假設年利率14%借款100萬 以20年攤還計算每月應攤還1萬2千多你收入一個月才1萬出頭每月要還1.2萬 你敢買房子這樣的假設 為什麼之前房價便宜不買 實在太不厚道
那個年代有票據法 替人作保出亂子可是要進去蹲個幾年的!身邊不乏聽到長輩很多這種例子很多男主人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 一下子賺錢的管道沒了最後被迫有間房也是要賣房過日子 租個小窩繼續蹲 等老爺出來....有人出來後東山再起也有人就一蹶不振 晚景淒涼......
不聽長輩話的人....本來我也不覺得要買房,反正我都在工廠,附近應該會有宿舍~~~但我老媽一直說要買要買,因為我老了就沒工作,也沒人會租房給老者(尤其是我沒結婚也沒小孩),所以只好隨便買了間小房子...還好有買,3年後就漲一倍了........果然還是要聽老人言呀!!!
我老爸四年級生, 35年前在高雄縣月薪2千多元養一家五口, 買房子40萬, 貸款利率我沒問, 不過聽說當時應該是十幾%, 省吃儉用十幾年才還完.我是六年級中段班, 出社會2年就在台北縣買房, 利率印象中是6%左右, 我比較幸運, 買房的時候是谷底(當時被很多人笑我笨), 但也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能過得舒服, 例如家樂福三層櫃198元嫌貴不買,非得等到打折168元才去買.每個時代都有他們的困境, 不見得他們當時房價比現在低, 就代表可以買得起, 是因為當時的人比較肯克苦耐勞的生活, 那是一種社會氛圍 ...
每個時代背景不同, 要適應它才會有好的結果?20年前房價並不便宜, 若買到高點又遇到921及SARS房價崩跌?有人一輩子心血付之流水, 信用破產, 當時利率10%都很正常....經歷過後的人想法會不一樣, 不然怪東怪西就忘了怪自己?除了台北會買不起房子, 其他地方只有看不起房子的問題?
因為買房需要勇氣貸款一背就是20年常常怕生活品質變調,就放棄了至於買的價位,當下永遠都是高點假設真的跌下來又會期待跌更多在進場所以買房初期需要忍受的是金錢上的壓力.跟別人恥笑買貴的壓力就像我最近又要買房了一定一堆人會笑說..都高點還買...不都這樣
spindance wrote:二十幾年前板橋江子翠這裡的全新五樓公寓一間權狀32坪都要150萬左右那時候上班族的月薪好像才一萬多房價是月薪的一百多倍同一區域現在全新大樓最便宜也要將近50萬/坪同樣坪數大概就要1500萬左右假設月薪以5萬來看房價是月薪的三百倍小弟沒什麼經濟概念但會覺得是通膨太嚴重加上房價被炒作的太誇張...(恕刪) 不過20年前的江子翠沒捷運啊,捷運題材應該幫那拉了不少分,個人覺得板橋這5年進步好多,房價也高不可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