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o1958 wrote:
台灣人口若再減掉1千萬人才算正常水準而已
如此擁擠的台灣~~還沒資格談這問題
除非發生天災或人禍吧...
不然是獲得什麼外星科技能讓人口少少卻還有國際競爭力
有大量吃苦耐勞又乖乖的平民
卻又能持續造成貧富差距與階級
這是無腦權貴能爽爽過的最簡單方法之一
房地產我是在SARS的時候長期投資買進
看準的就是三點
1.科技業泡沫破滅後,投資的資金會轉移
2.人口紅利,第二波嬰兒潮將開始買房
3.台灣低利率化,將因為資金無產業可大量投資而轉移到土地資產上,房價會漲
這三點的加總就是各位看到的房地產大多頭
而這三點只要有兩點消失,房地產就會反轉
就我判斷1已經在幾年前中國電子代工崛起後已經轉移得差不多了
電子業不會在有什麼資金大量轉入轉出,徹底傳統產業化了
剩下的就是利率與人口紅利
我判斷人口紅利對於房地產的多頭效果會在2014年結束
目前的症狀就是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也就是價漲量縮,之後會出現量縮下跌
而利率的部份,台灣的貸款利率會逐漸的上升,但這也只是短期現象罷了
台灣的利率沒有長期上升的條件
所以觸動房地產大幅下跌的唯一方式就是當條件1,2發生後出現金融或證券市場危機
導致國內投資委縮,股市下跌,這時候就會導致房地產崩潰
不過還要一段時間
目前房地產的資金會開始逐漸轉戰股市
等股市漲高後在一起倒
豪哥大 wrote:
最早透過香港漂白讓大...(恕刪)
如果單純以台灣的人口結構來看: 人口紅利下降中->台灣當地自住客對住屋的需求也該下降
房屋需求下降加上薪水停滯不前(倒退回16年前的薪資),理論上房價應該下降才對(單純以供需來看)
可惜的是影響房屋的不只人口紅利和薪資所得這二項數據而已
光是目前政府的政策,當官的和財團都還在做多房市(OS:炒房賺錢容易阿).短期內想房價下跌並不容易阿
另外最大的變數就是樓上大大所提起的-> 開放大陸來台買房
畢竟大學招生名額過剩就開放大陸生來念. 哪天台灣本地人買不起房時就開放大陸人來台買房,這政策真的
很可能成真. 光是語言/文化習觀相同+台灣房價比大陸便這這幾點, 台灣房價對大陸人真的會有吸引力.
以上言論認為我看多房市? 事實上我是擔心台灣步上香港後塵(香港受薪階級已經買不起香港房子了).
本人今年35歲, 個人年薪勉強破一百萬. 但是扣掉生活基本開銷勉強也要三年才能存下一百萬. 目前存錢
速度真的趕不上房價. 希望能等到房價下跌能真正擁有自己房子的一天.
這兩個制度 自由度高甚至相對以服務業為主的地方 跟我們以實業,產業 為主的環境
有不少的差異,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
過去CHINA 那邊還算強,還算是成長率很強大的地方,
香港 香港 香港可是實質利率幾乎是負的地方,當然房產有點投資意義,
現在CHINA GDP要下來了,調整經濟結構絕對需要時間,最好大陸人可以永遠忽視恐怖的貧富不均,還有逐漸升起的產業競爭力的問題。大陸人永遠都這麼有錢,泡沫永遠不會破....?,歷史上很難,當然因為考量對手是共產黨,不過,還是不容易就是了。
第三點,
我們的租金投報率,是好到可以吸引投資客嗎,那如果沒有很強的租金投報率,那就是要看房價自己上升的程度吧,那國內的實質所得 跟 所謂的人口紅利都 是不是可以支撐房價上漲,要是不能 就是要看外部的投資,
台灣有沒有這麼好,大家自己的信心度有沒有這麼高,應該也是自己心裡有衡量的尺。
陸客要來台灣投資房地產,我每次聽到這個,我就想為什麼,然後想些原因,
1. 自己要用,台灣開放移民政策,這個TOTAL的數量跟規模可以到多少,有可能到多少,跟政治也有關係,大家心裡大概都有點知道。
2. 自己不要用,那就是投資,那就是金錢來,人不用來或是人來的少些。
OK 那就回到 租金投報率,跟房價自己上漲的動力。
其實以上追根究底,就是台灣自己要有競爭力,可以屹立不搖,那就有機會,那就什麼都有機會,
要是我們實質收入一直不怎麼樣,最終一切都是假的,香港新加坡的例子不是告訴我們房價很有潛力,是應該告訴我們,要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才有救,一切才有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