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建議你
強不強
不要自己說
是要讓別人去說你很強
這樣才有公信力
你這樣自吹自擂
只是讓人感覺很搞笑而已
你是不是以為整個01甚至全台灣只有你懂房地產而已?

我出了社會第一件學到的事情就是
這個社會上高手很多
沒被打臉
只是我們還沒遇到而已
房地產的高漲
總結來說
就是目前國內整體環境適合持有與購買房地產
諸如貸款利率低..持有成本低..熱錢多..遺產稅低檔...買房可以節稅...資金沒有其他投資管道...等等
投資客和仲介的哄抬就不用講
至於陸客來台買房
印象中陸資是有管制的
而且台灣並沒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誘因能吸引陸資來台購房
就算有也不多
不足以帶起漲價風潮
但是這樣的環境將來是否會持續下去
會不會有所轉變
沒人知道
一、鈔票與房地產,物以稀為貴(相對的力量)…
人們對"鈔票價值的信任",在世界各國不斷QE之下被破壞了,因為要多少鈔票印就有了,鈔票數量屬無限….
而土地資產是有限的,沒辦法無限複制,所以相形之下,過剩的資金為求保值,而轉到房地產….
美國、日本....等各國不斷的印鈔票刺激經濟調匯率,引發匯幣戰和通膨,造成市場上資金過剩,成為房地產、黃金、原物料飆漲的強大的動能…
---------------------------------------------------------------------------------
我的看法:針對這一點QE是有部份影響,但很多人忘了一點,台灣大漲的地方只有大台北地區,及臺中市高雄市部分地區,其他地方並未大漲...國際印鈔票造成的熱錢未必會流向台灣,我覺得針對資金這個部份,正確的說應該是08年馬上任後做的一個政策—“贈遺稅減半徵收”目的是希望台商回流振興經濟,但台灣過於低廉與不健全的房地產生態,使台商資金回流後都往房地產跑,就好像引水灌溉水是引進了但渠道沒規劃好,因此使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這結果間接造成了投資客興起,且08年起雙北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完成,在資金、話題性及恐慌效應下,雙北開始逐年大漲
---------------------------------------------------------------------------------
二、中國(中國堀起的力量)
之前新聞曾報導大陸炒樓團來台炒樓….
大陸人口十幾億,薪資所得越來越高,開放大陸客來台買房將會促使需求大量增加…
而且大陸土地好像是國家的,人民只能租用使用權50年還是70年…
台灣則是私人持有,土地恆久遠,一棟永留傳…
以經濟學理論來說,台灣只是不過是個小島,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屬有限供給…
供給不變而需求增加,將使價格上漲…
---------------------------------------------------------------------------------
我的看法:中國力量不過是建商的話題之一而已,要了解中國興起對台灣地產的影響,應該先查查法規,瞭解華人性格,以及兩岸城市發展現況:
1.首先台灣針對陸資買房還是有345限制存在,在國與國關係中臺灣與中國是非敵非友,以中國人角度看,投資台灣風險並不小這點看大陸人在台灣買多少就可以略看的出來
2.再來華人性格來說是喜歡買房子,但更喜歡買”有面子”的房子,在中國崛起後台灣或說台北市不過是對方3線城市規模,很多新中國人根本看不起台灣這小地方,再者投資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投資標的,您認為中國對台灣房產投資標的了解有多少?知道台灣購屋情況或是民眾購買習性?很多建商要跨縣市投資都不一定有在地建商對當地了解了何況跨國?目前中國來一堆考察後也只有萬通案是中國投資
3.最後中國持有是70年地上權,台灣雖然是私有但卻是相對私有,簡單的說土地雖然是你的但政府要可以強制徵收,在土地法中叫”下級所有權”並非您想像的一棟永流傳,現在兩岸重點城市中有錢的是中國、外商多國際化或是硬體建設較強的也是中國、長遠看來發展淺力消費實力腹地強的還是中國,台灣只在文化上或是人文上贏過對方,但投資講啥?樓主可以在深思看看
---------------------------------------------------------------------------------
三、財團、投資客(勢力的力量)
財團資金雄厚,不斷以天價標地…..
有相當充沛資金的富豪也使豪宅價格不斷創新高,帶動周圍房價不斷上漲..
買台灣的土地、房產並無數量的限制,加上台灣稅率非常輕,有錢的投資客可擁有幾十筆、上百筆房地產…..
使台灣小島稀少的土地資產容易被少數人掌控…
---------------------------------------------------------------------------------
我的看法:這一點您部分說對但在土地供給上還是有點疑問在,在您第2點說到供需,其實台灣供給有限的部份只有豪宅型產品,這也是位啥台北市建案都要營造豪宅的想像,在土地經濟學中豪宅要與普通產品分開看的,豪宅要有地點有規劃有八拉巴拉的(不贅述),才稱的上豪宅而非建商把房子蓋大一點就叫豪宅,這部份要先分清哪些是假豪宅哪些是真豪宅
因此豪宅雖有地段性拉抬效應,但只限於真正豪宅地段,某些在8米道路新北市第2圈上也自稱豪宅,那拉抬效應就沒這麼大了,另外都市規劃有都更有重劃有城市蔓延…光拿台北市來講可以蓋的就有南港重劃區、奇岩重劃區、內湖5期、關渡平原開發、士林科技園區、還有一堆小部分的都更案再推動、更別說新北了…所以炒作是真供需是假、土地經濟學中的假性需求造成的
---------------------------------------------------------------------------------
四、政府(權力的力量)
政府推動各地方建設,如捷運、航空城….等,
政府做多使房價有上漲題材,成為台灣房地產價格最有力的推手….
---------------------------------------------------------------------------------
我的看法:政府做不到的就是不敢得罪財團金主或是影響自身利益淪為共犯結構,但這政府夠無能了…打房比打蚊子還輕,只能說台灣人可悲!
---------------------------------------------------------------------------------
五、台灣人民(價值的力量)
台灣人民薪資有高有低,見識有遠有近,有人先知先覺買在低點賺取暴利….
沒跟到的人,眼見房地產飆漲,其中有的也想賺取暴利,有的是自住怕現在不買以後買不起,所以又再形成新一波的資金行情推動的力量….
---------------------------------------------------------------------------------
我的看法:這我不太懂您想表達的重點,我猜您是說追價吧,我認為很多投資客的房子只是在投資客手中輪流替換,多數領薪水的不靠家人要靠自己買台北房市很困難的,以雙北買1000萬的房來說,自備200貸8成2%20年略算,以月入5萬存2.5萬含利率快也要6年才有頭期款,接著800萬一個月本利攤還4萬....這代表買房根本不是靠薪水在買的想追高也無能為力,另一個角度看台北房價是不是有泡沫危機?
以上只是針對樓主最強分析提出一點見解,我認為雙北房價是有過高,但要回到哪?我想可以借鏡港日等經驗,市中心最精華豪宅沒太多空間可跌,雙北12圈普通產品頂多30%上下,要注意的是投資過熱地點淡水林口土地大,居住環境不優且建商還不斷新建,我認為這區塊是要小心觀察的
酷雨兒 wrote:
最近台灣房地產漲翻天...(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