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二手 新屋 拍賣 (單位:萬戶)
1991 29.0 17.7 日本房市泡沫破裂
1992 31.3 22.0
1993 30.0 30.8 李登輝推每坪6萬國宅,台灣房市上波價格高點,往後連五年每年跌8%左右
1994 46.4 40.0
1995 49.2 42.8
1996 50.9 32.4
1997 46.2 24.8
1998 38.6 22.8 繼續跌,緩跌。
1999 38.5 26.5 921大地震
2000 32.1 19.7 扁一任
2001 25.9 14.1 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 911事件, 美國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戰爭
2002 32.0 12.2
2003 34.9 11.4 5.8 上波房地產價格低點,法拍數開始公佈,美伊戰爭
2004 41.8 13.1 5.5 扁二任
2005 43.5 15.0 3.3
2006 45.0 17.4 2.5 近年最大量,也是美國、南韓、、、房地產高點
2007 41.9 17.2 2.6
2008 37.9 15.4 2.5 馬一任,雷曼兄弟倒閉,金融海嘯
2009 38.8 10.8 2.8 1月通過遺產、贈與稅大幅降至10%,房地產大漲
2010 40.7 9.1 2.2
2011 36.1 9.3 1.4 房價持續上揚,法拍大減,俗稱奢侈稅6月實施
2012 33.0 10.3 0.96 馬二任,實施實價登錄
建商、房仲、媒體、代銷說的都很好很好,成交量騙不了人,好冷好冷。
2013年3月比1、2月成交多一點,比2012年3月多一點,建商、房仲買的電視、報紙、雜誌、網頁、、、說得好像房地產熱得很,其實是冷的很。
奢侈稅真的是幫到建商,2012比2011年,多賣了約1萬戶新屋,二手屋卻少了約3萬戶。
但是2012和2006年比, 總成交量剩69.4%
全新屋少了7.1萬戶,只有10.3÷17.4=59%。
中古屋少了8.0萬戶,只有33.0÷45.0=73%。
難怪現在絕大多數建材都跌價。
難怪房仲一家一家倒成一片。
難怪建商、代銷鋪天蓋地買媒體廣告、置入性行銷、、、
難怪說好的外資沒了,太極雙星變煞星。
從1993到1997這5年房地產爆漲,總成交量高達393.6萬戶,然後下滑,多少人高價買房,折損慘重?出生人口極速減少。2003以後,這波房地產更上去了,出生人口又減少的更快、更猛。
最近四年(2009-2012)的全新屋交屋量(第一次轉移數量),加起來竟然比1995年的42.5萬還少,也都低於上波低點2003年的11.4萬戶。2012年二手屋的成交量也比最慘的2003年低了,當然奢侈稅也有影響,但是市場交易量很低迷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代表的是現在的價位大多數人買不起或不認同,喊再高也沒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