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零公設的透天新成屋, 土地卻是持分, 請問會有什麼問題?

gassister wrote:
代銷也說到, 如果獨立產權, 那當然房子會賣更貴, 以後住戶再自己去商量土地分割的事
這句話很奇怪,如果土地分割後,獨立產權的房子可以賣更高,如此舉手之勞輕而易舉之事,建商為何不做呢?為何不自己賺呢?
先想想...

自己兄弟分到的財產(共同持分)

都很難搞了~還跟外人
iamlucky777 wrote:
看到這一段文章,建議不要買,
不要買的原因:
一:坪數不相同,價格自然不相同,
如果你買坪數大的,自然貴,而且以後改建建蔽率可能會不夠(土地平分情況下),


樓主不是說了,土地面積按比例算了嗎?

(很難找到不按建物大小比例分土地持分面積的的房子吧。)

土地將來要分割當然可以,不過問題是要怎麼割?
面積當然是按照持分比例算,但有沒有想過這刀子要怎麼切才對?

舉個例子,



這是雙拼透天,左右2戶的建物面積一樣,所以土地持分也各為1/2,
但是實際上使用的土地卻不一樣大,左邊這一戶的後院比較大,

這個例子看起來好像很誇張,很不公平,
明明大家土地持分都一樣大,但為什麼使用不一樣大?

但是這現象在台灣非常常見,
幾個例子,一層一戶的5樓公寓,每一戶的土地持分都一樣大,
但一樓的前院後院誰在用? 都是一樓在用。
這現象政府是不管的,這些空地怎麼使用,由住戶自行決定,
所以當你買這種房子時,可能也會有這種現象,
只是一般人可能沒注意,或是2邊使用面積雖然不同,但差距不大,所以也就算了,
但是,要分割土地時可就不能這樣算了,土地持分各為1/2,分割當然就是一人一半,
但如果土地形狀是像上面那樣,請問要怎麼割? 刀子要怎麼切?
這問題就麻煩了。

THE666 wrote:
(很難找到不按建物大小比例分土地持分面積的的房子吧。)

現在高房價,其實還蠻多,不過都是建商已經先分割好的。
比如說現有兩塊地,
一塊地坪30坪,建蔽率最高60%,容積率算200%,足夠的建坪是60坪,
另一塊地35坪,相同的建蔽率與容積率,可是建商也只是規劃60坪的建坪而已,
因為在建料、工錢高漲的今天,多一坪的建坪,可能無法回收成本(滯銷),
所以另外多出來的土地,就要看買主自己是否自掏腰包付錢建了。

現在版大的例子剛好是先後問題,正常建商分割土地=>建房=>賣房賣地,
版大例子建商建房=>賣房賣地=>地主自己分割土地。

不過THE666大的文章圖文並茂,有解說到重點,給您
THE666 wrote:
這是雙拼透天,左右2戶的建物面積一樣,所以土地持分也各為1/2,
但是實際上使用的土地卻不一樣大,左邊這一戶的後院比較大,
這是不是就像是一棟『雙拼透天的公寓』,如果將來土地要分割,一定左邊分到比較大。

如果左邊要給右邊金額補償,可是左邊當初買的時候總價就比較高了,那左邊不會跳腳嗎?

如果左邊不給右邊補償,右邊不會想不開嗎?
除非是早期臨路的透天厝,每個人自己一間房子一塊地,想重建的自己重建。現在社區型整體規畫興建的透天屋,即使建物的部分無公設,空地的部分也一定比例供公眾使用,例如道路或綠地,所以土地持分是很正常的現象。

例如我們住的房子,每一排有三至四組雙併透天屋,總共6-8戶,就是使用同一建照,土地也是持分的。建築面積會登記在建物騰本,土地面積也會登記在土地騰本。由於邊間的建物比較大,所以土地持分也會多一些。個人的權利範圍,以登記的為準。

為了景觀及道路規劃等考量,我們的房子並不是以等比例的距離蓋在我們共同擁有的土地上,所以就算要分割,也不能僅以各自的建築界線去分割。

就算大家同意分割了,還是有一些道路和綠地是共同持有的。如果有一天房子舊了打算重建,還是要其他屋主的同意,分割與否,意義不是很大。
感謝大家的回應!我學到很多!
今天去調這塊地的地籍資料來看,才發現原來建商在出售前不能分割土地的原因是"貸款"
建商拿了地上物跟土地,分別跟銀行貸款了兩筆錢,所以在建商未還錢之前,土地是不能分割的
建商拿土地建物去貸款聽說應該是很常見的事,規矩的建商應該不會不還錢才是
我的問題是
如果我確定買其中一間房子了
房屋的所有權人要變成我,土地的所有權人就變成我跟建商
這樣抵押物的所有權人有變更
建商需不需要先去把債還完才能變更?
還是說,建商可以一直欠著債,我也以為房子跟一部分土地所有權已經變成我的了,結果其實我的房子跟土地還在銀行手上?
如果是後者,那就太恐怖了吧?
不要自己嚇自己,建商的建築融資和土地分割與否沒有關係,都市裡多的是樓房,不但土地是持分的,連建物都不能完全分割(有公設),如果照你擔心的,這些房子都不要買賣了?

房地產交易的標的,其實是「權利範圍」,賣買雙方就權利範圍進行交易,你買了房子,付入價款或另辦貸款,原來屬於建商名下的一定比例土地的權利範圍就會移轉到你名下,或者設定給新的貸款銀行。
WilliChang wrote:
不但土地是持分的,連建物都不能完全分割(有公設)...(恕刪)

有持份問題
可能以後就不能單獨重建
跟大樓一樣 如要重建 須全體住戶同意
買賣是一回事,重建又是另一回事,房子還沒買,就開始擔心幾十年後重建的問題,那太累了吧?

台灣人口這麼密集,都市化程度高,新的建案要講究社區規劃與居住品質,要找以後可以自地自建的房子,可能要往鄉下去找。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