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經驗分享] "買氣"決定房屋價格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我老背回蘇州賣鴨蛋了...(恕刪)


對呀 我也很那悶
炒股票的都稱為股神被人崇拜.
炒房子的投資客建商就被人罵?
有錢有能力炒房子的...誰不想炒地炒樓..?
只是很多人酸葡萄吧..

台灣房地產屬於天然資源,有土地權,價值在於供需
好地段的土地只會愈來愈貴,加上建材也上漲,若之後現值調高的話...
購地成本與建築成本也會愈來愈高,所以房價才會上漲

愈打房 房市只會更往上漲
為何?
看看討論版450多頁的文章,3~4年前,一堆人嫌房價貴,等看跌
打房的聲浪愈大,代表一堆人等著買房子



也聽有人說房地產會泡沫化,我也很好奇是甚麼時候
看到賣方出來說話了吧!!

整天哭說仲介抬高房價

真以為房仲喜歡抬高?

屋主實拿多少我們能怎樣?

什麼!?叫我們少收服務費?

那你叫報紙廣告費收我們少一點,台電的電費少一點,租金費用再低一點,汽油別再這麼貴

我們少收一點當然沒問題

這篇把真實的一面都表達出來

還有多少買方不懂賣方心態的?

快來看看這篇吧!!

別整天罵來罵去都罵錯人

不如罵罵自己眼光怎沒有別人好

我是仲介 wrote:
看到賣方出來說話了吧...(恕刪)


你講的有些也是房仲的心聲,但你的態度我想會讓人更討厭房仲耶!!很多正直的房仲反而揹黑鍋了~三思呀!!
"買氣"決定房屋價格
越搶手的房子/地段, 越有本錢談價格

我也曾碰到不錯的房仲
雖然最後沒能成交...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我寫這些只是想讓大家了解到某些小投資客的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
讓這個資訊不對等的交易行為能夠稍微得到一些平衡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買家都知道「賠錢生意沒人作」的道理
問題就出在房價實在是回不去,收入卻還是跟不上的問題

就像本版另外一棟樓,有人很有毅力的把實價登錄與仲介待售資料找出來比對

so what?期待屋主(投資客)用當時的買價賣?
那怕是屋主一毛不賺,只加上規費、利息、稅金跟仲介費,都會被嫌黑心
等發薪水的上班族

cwt wrote: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買家...(恕刪)


板上很多看空的鄉民...
回頭問看看家裡有房的親戚...

願意用崩盤價賣掉自己的房子嗎?

當你用崩盤價買到房子時, 你要賣的時候是降價賣造福買家還是你要以周遭行情價賣?


其實不管房價高低... 努力求進步讓自己有能力在不管房價高或低都買的起才是積極的!

pabasco wrote:
願意用崩盤價賣掉自己的房子嗎?....(恕刪)

每次看到多方都用這論點在質問別人,
20年前崩盤初期投機客們也是不想少賺一點來出售自己的房產阿,
等到市場出現拋售潮,那時想逃已經來不及了,
不要說有錢人口袋很深,當他們資產大幅縮水時,
還有什麼理由繼續留在這灘死水呢?
SNPPOY2005 wrote:
每次看到多方都用這論...(恕刪)


買在宏達電1300元的人 買的時候應該也不知道他們是最後一隻老鼠
而現在的房市相當於1300元宏達電 還是1000元 天知道?

當買氣好的時候 隔壁賣多少 我沒理由比他低
買氣差的時候 隔壁賣多少 我要比他低這樣才跑的比他快

一切都是市場買氣去決定市場走向

我不否認某些財團或是建商 財大氣粗本又厚 撐在那邊死不降

不過我的論點和認知純粹是以小投資客的經驗去分析和猜測的
這篇沒講錯。但是這篇講的是奢侈稅之前的局面。

來!再跟我複習一遍。
「屋主在兩年內轉手,降價賠錢賣給你,請問屋主要不要繳奢侈稅?要!」


屋主價錢很硬,所以這間房屋很搶手?
錯!屋主只是被奢侈稅卡到而已。


以前你爸買法拍屋,買氣很好。所以價格不錯,賣得也快。那我簡單問一句。
那些買家會自住嗎?還是他們又把房屋加錢轉賣掉?

我看10個買主有8個會轉賣掉吧!

現在買氣根本就是極爛,因為「想轉賣的人」根本就不買了。剩下一堆屋主在撐,每個都在等奢侈稅解鎖。
gameheven wrote:
這篇沒講錯。但是這篇...(恕刪)


你講的沒錯 以上故事是再奢侈稅之前的故事

現在情勢不像幾年前那麼好 有那麼大的空間可以不斷墊高 不斷測試買家的極限

而投資客轉給投資客 也是很正常 我相信也是有的

我爸賣給誰 自住還是投資客 這我不清楚

只要有向上的空間 就會不斷買賣然後墊高 也就是炒作

奢侈稅之後 很多以前和我爸一起"合資打拼"的投資客 也比較放慢腳步 因為不是那麼好賺了

我覺得現在是屬於高檔盤整

整完會向上還是向下 就不知道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