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在汐止住的就是地主擁有30%的社區,大約100戶,管理費並不高社區管委會基本上從落成到現在快20年都是地主把持地主有沒有繳錢不知道,不過其他住戶是沒辦法不繳錢的所有的公設都沒有維護,破敗的環境可以確認所繳的管理費基本上除了水電其他都去向不明公設、造景、梯間、地下車庫全部亂七八糟,漏水、油漆剝落、磁磚損壞都不修但是地主戶自己的車位,還另外加了鐵捲門保護(地主戶的樓梯間就沒去看了)有人可能會問,那為何其他住戶不團結一起面對說到這就是人性的問題了,例如地主只要好處分給一些短視的鄰居就能輕易把持多數(出席率等因素扣除下),例如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去淌這種渾水或是面對身家的威脅,......其實可能也就是運氣太差,至於各位網友是否會碰到或是要不要去接受這種建案,大家就各自判斷了,經驗也不一定都會重複發生
就我所知道的回答永和仁愛公園旁的一個社區大約20年了吧地主戶比較多,而且是同一家族,財力很夠,懂理財,不亂花錢當然也不缺錢花用所以空著的房子都出租給人.自然出入的外地人就比較多但是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是.很常換管理費保管銀行錢是不會多收.但是住戶要2~3年就開一個新銀行的戶頭還好的就是都是附近中山路上的銀行.繳錢還算方便保全也是常換.管理費不貴也不便宜.但是至少我學得停車場很喵位子也常常改來改去.一質重新畫格子.就我居住的5年間.因管委會作風搬走的住戶我認識的大約有10來個.但是沒超過20戶是不是主因我不確定,但是言談間都有透漏抱怨和不滿就是了.
千萬別買!~管委會就夠你頭痛的~我的社區就是這樣~剛開始也以為地主戶暫1/3~該不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吧?~錯!~會跟你過不去!~尤其是建商還有一些朋友戶+地主戶!~單是公設點交~等你有機會看到文件就知道如何隨便!~附上一張為了對付~第3屆管委會(唯一非地主戶組成的一屆)"地主戶"為了不爽設置的陣仗!~你可能說:我上班很忙!~沒關係!~但是當你被一堆"破事"礙眼時~就會問自己"幹嘛花錢找罪受?"我的社區兩位銀行經理+3個醫生+3老師退休+1位公司退休顧問+1長榮海運高階主管+...~都奈何不了"地主戶"的番!~因為你講規則~他講"盧"~牛頭不對馬嘴!~帳對不出來差近2萬~哈!~改銀行對帳單=銀行有錯!~聞所未聞吧?本屆現任"地主戶主委"~跑步機+健身車+麻將桌+折疊椅+醬菜+泡茶桌+...!~一律放電梯出口~因為兩戶都是他家!~堆吧!~堆到逃身梯!~管委會共5人~皆為一家人!~除非住超級豪宅!~有人幫你解決"破事"不然勸你別碰!~你會說:搬家啊!~哈!~裝潢花了一大筆錢!~搬走還不夠房租!~目前我跟鄰居互相打氣!~關起門不管事!~不然裝潢的500萬住不到兩年也太慘了!~有一位鄰居說得好:你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存錢買房!~但是他是不用錢取得的!~心態就不同!~所以溝通就不良!~因為基礎點不同!~考慮吧!~
我也是的是9戶的小社區,是地主的地拿出來建及銷售,地主自已則有3間自已的房子,基本上,當初會買是因為地主說他自已要住的地,他會很注意建房子時的品質,所以住到現在,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我覺得買房子也是要有機緣的...
管委會的後續問題的確值得考量,我目前住的建案也是地主跟建商合建的,管委會前幾年也被原地主住戶搞的烏煙帳氣的,目前原地主戶已漸漸減少管委會運作才漸漸恢復正常,下面幾個可能給你參考參考。1.地主戶如無轉賣將其空戶租給別人社區進出人口相對複雜。2.地主戶介入管委會圖利特定場商或人士或將公用設施用為己用。3.地主戶有黑白兩道背景利用其勢力主導社區運作甚至恐嚇現任主委財委等管委會成員影響管委會決策。個人建議買新成屋還是跟有信譽的建商買,地主跟建商合建的物件購買前真的要審慎考慮....
最主要還是看地主戶的素質素質 對於居住環境品質的要求有些地主為了賺錢 會將房子租給願意租的人好比 卡拉OK 男女健康會館 等等~~雖然法規裡面 住宅區不能經營聲色場所法規這樣寫不見得真的會這樣執行千金買屋 萬金買鄰如果地主對了 你就已經先雍有了30%的好鄰居但萬一...那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