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 wrote:我也認為台灣只能靠吸...(恕刪) 細數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蓬勃的地方,都是靠世界資金起來回到古世紀那種靠國內力的......最多只有一個城市熱鬧就了不得,也就是都城而已人類世界之難以進步,在於歷史被遺忘與不被研究,在於智慧需教育而無法基因遺傳
benison868 wrote:台灣該轉型了,不能只...(恕刪) 又一個純抱怨,提不出良策的廢文!發展房地產業和發展出口產業,這兩者有何相左的地方?以前傳產不也是一起發展的!當傳統產業推展到極限,需再投資轉型升級時....靠處分舊的廠房土地等資產獲利後再投資升級?以生意人投資的角度,可以的話都嘛是要兩個一起賺!誰說只能做A產業,B產業就不能同時進行!
真正為台灣產業打拚是那些台積、聯電等等這些為台灣產業努力工作的人而不是在那抄房地產的這些人在版上還的看到有人說有錢不抄房地的是愚人努力工作一輩子只為買一棟房的更是愚人台灣多了這些人真是悲哀政府要救房產還不如救產業那些靠抄房生活的人給他掛了剛好
飛翔在思源亞口 wrote:真正為台灣產業打拚是那些台積、聯電等等這些為台灣產業努力工作的人 這些人都有房......而且還是豪宅!飛翔在思源亞口 wrote:努力工作一輩子只為買一棟房的更是愚人 所以台積/聯電等等這些為台灣產業努力工作的是......愚人?
我同意蓋房子能創造就業.. 但一間房子買來買去.. 除了增加房仲從業人數.. 對台灣社會根本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觀過去這幾年.. 房仲人員與投資客可以說是一體兩面.. 既賺傭金也做投資客.. 讓社會大量的資金及人力不斷投入"炒房"的行列.. 結果房價一直上漲.. 漲到悖離多數人可承受的價格.. 因此.. 目前價高量縮是必然的結果.. 交易量低.. 過剩房仲從業人員當然就得失業了..可以思考的方向是: 政府應該放出風聲.. 比方在2013年7月1日起(或更晚一些).. 奢侈稅改為5年.. 5年內交易者要課高額的稅率.. 這時候.. 手上持有房產的投資客會想辦法"出清"持有房屋.. 成交量會上揚.. 而房仲從業人員也會思考未來炒房榮景不在.. 體質不好的小房仲業者會想辦法退出市場.. 如此可將資金及人力回歸生產型的行業..
台灣很特殊,從事營造的民代特別多,藍綠都有目前來看沒什麼步可以救經濟,為了少數人利益犧牲公益無能可能持續好幾年,房價想漲想跌多空也會交戰下去就某些投資客而言取消奢侈稅似乎是應該銀行維持低利率是應該、不該減少貸款成數然而對想買房子卻苦在薪水不調的百姓眼裡卻又是另外一種想法薪水不調又為了買屋只好把資源放在房子上,剩餘的才去消費在關注通膨的同時,部分人早已開始通縮,因為對未來沒有信心另外一個原因是外移產業,資金往外搬的,總比搬回來的多政府也無力阻饒爰該救的是對台灣真正有貢獻的企業,而不是什麼88風災捐300四川卻捐3000的企業
benison868 wrote:台灣該轉型了,不能只...(恕刪) 好文~~~我要用力推但~~~~~太陽能 D-RAM LED 一堆慘業說的很好~~去做很難台灣~~成也代工,敗也代工研發~要投入太多成本了~沒幾家老板有錢去亂花
JCB88 wrote:發展房地產業和發展出口產業,這兩者有何相左的地方?...(恕刪) 同樣一筆錢,蓋房子跟蓋工廠都有鋼筋水泥建築工人等投入。蓋完後房子只能拿來住,完全沒有產值。工廠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生產出來的東西可以創造經濟價值。資金有排擠效應,當大家都覺得炒房有利可圖,自然就不會拿來發展實業,這樣國家經濟發展與產業會越來越落後。到最後資金用完了與人民收入持續下降沒辦法支撐房價後,整個經濟就崩盤了。
難得的好文明確點出台灣現況台灣現況要的是 別把"資金"都套在房屋里這種產業對經濟毫無幫助資金應該大舉投資 真正能創造出口 創造 收入的才是台灣政府卻反其道而行 大量把產業輸出外面自己內部形同架空 這才是現在經濟差的原因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