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民視新聞觀測站有感

剛才看到
清一色都是 相關的產業 ,專門靠這個吃飯的人在說話
這種話 有可信度嗎??
就跟老王 賣瓜一樣.........

說的最臉不紅氣不喘的 就是 遠雄的
"台灣 房價相對於 世界其他國家,算是最低的"

聽到這 我差點 吐血了...

然後還說道 全台有 一百萬人口 靠房地產吃飯
這一百萬人有飯吃 ,經濟才會活洛起來????

最後他的結論: 台灣房價低, 沒有房產泡沫, 沒有居住正義問題


其中有1個說,奢侈稅及證所稅是錯誤的政策,該廢的要廢

這2個是近10年來政府做的最對的事了

民視做這種節目才是千錯萬錯,民視變成替財團發聲的了嗎?
已過時
有一人說的話更令人吐血,他說讓窮人去住郊外有錢人留在都市(市區)。
還有一個說要政府在台北外圍大量蓋房然後捷運拉到位只租不賣,這不就是一直在提的社會住宅嗎?
是要政府積極進行社會住宅政策沒錯,方向是對的,但是誰說社會住宅就一定要在外圍(郊外),反而是要蓋在市區才是正確的,蓋在郊外再拉捷運不是又要更多經費,又給投機者炒作新區域的機會,在市區才能真正吸引人民不再為了買屋而買屋,才是真正貧富平衡居住正義,居住正義不是一眛的把中下經濟能力者趕出市區再隨便給個地方住就算了。
怎麼沒見到張教授,他和顏總的對決什麼時候有續集

其實奢侈稅沒差,實價登錄後,房價即將下一波起漲

從小市民的薪水中剝削的財富,足夠花用好幾輩子

臺灣房屋不算貴,薪資所得比只有22年

天氣這麼熱,在家吹冷氣就好

不用辛苦上節目訴說委屈,全民會體諒你們

HSBG wrote:
有一人說的話更令人吐血,他說讓窮人去住郊外有錢人留在都市(市區)。
還有一個說要政府在台北外圍大量蓋房然後捷運拉到位只租不賣,這不就是一直在提的社會住宅嗎?
是要政府積極進行社會住宅政策沒錯,方向是對的,但是誰說社會住宅就一定要在外圍(郊外),反而是要蓋在市區才是正確的,蓋在郊外再拉捷運不是又要更多經費,又給投機者炒作新區域的機會,在市區才能真正吸引人民不再為了買屋而買屋,才是真正貪富平衡居住正義,居住正義不是一味的把中下經濟能力者趕出市區再隨便給個地方住就算了。...(恕刪)


這位房地產大咖,所說的基於商人的立場思考是沒錯,
他的想法如果實現,將來22k的這一代全部去外圍租屋,
這一階層根本沒有買房希望,

這各捷運更是一各好賣點,說清楚一點這幾年台北捷運的開通,
誰獲利最大,就是房地產業者,
連101大樓都有商標權,商業使用者都必須繳錢給101,
那麼翻開從有捷運以來,所有新建案有用捷運當利多宣傳的商業行為,
是否捷運局應該向建商收取費用,
因為捷運這些房子有賣的比較貴,這是事實誰業不能否認吧?

所以這件事如果成真,
外圍租屋社區建設,當然建商可以賺一筆,
接下來延捷運開發私有社區又是更大一筆,
最後通通都是房地產業者得利.
yangtzuyi1980 wrote:
首先, 來賓選擇實在...(恕刪)

您是內行的!看節目找甚麼人來談,就知道立場了!
我也看到節目,但沒一分鐘就轉台!(很久以前,曾與
同事到過某來賓家裡拜訪....)

每次看到民視的房地產節目,都令人十分錯愕!
不知比較支持民視的中南部選民,是否也有類似的感覺?
『相對來說』,民視到底是站在哪裡思考問題?財團?底層?

當現在的執政者,房產政策不能遏止炒作歪風時,各位覺得
另一個政黨會更好嗎?在台灣,真正能苦民所苦的,有嗎?
節目收尾時雄大大談到
台北房價所得比僅有22.5倍

比起上海、香港、東京動輒50-70倍

台北的房價實在太便宜了

以偏概全的引用資料比喻實在是害死人不道德
有學過統計的都知道

如何要這樣比我也可以拿德國、美國、衣索比亞、敘利亞,來跟台灣比
熱錢太多沒地方投資,除了搞房地產還能搞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建商和投資客是政客的大票倉和大金主,誰敢得罪?要房價跌?除非熱錢找到投報率更高的標的。

yangtzuyi1980 wrote:
首先, 來賓選擇實在...(恕刪)


在電視上很多人不會說實話的
而且找來的來賓也都一面倒
他們的結論不外乎是
1.奢侈稅廢除
個人觀點則是,雖然房價沒有因奢侈稅下降',但卻有效仰止極短線的投機炒作,政策還是有效果的。目前實務觀察市場上還是有用奢侈稅的漏洞在投資不動產(實為炒作),政府應該加強查核逃漏稅的部分。
2.房價是供需產生的結果
這點我個人是認同的,有人買到價格就是一個成交價,目前的房價不是高的離譜嗎,但還是有人買單,不錯的物件還是秒殺,而且價格還是創區域高價(截至9月的觀察)。所以你覺得不合理,別人覺得合理就撿走了。但推升房價的主因還是來算於資金過多找不到管道投資,哪來這麼多人買房子住?將資金從不動產上適度的移出才是根本之道,但說的容易,做的難,移出的資金怎麼找到合適的投資管道,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壓。
3.加強基礎交通建設
將住在郊區的人利用捷運,以最快的時間送到都市裡,這也沒有錯。利用補貼的方式補助增加的交通費,理論上也沒有錯,但從建商嘴裡講出來的不是滋味,如果它毛利願意少個10%,那房價不是下修了嗎?但建商都不會願意的,它們寧可撐著不賣,也不要降價,成交量差?沒關係,能賣個3、4成就回本了,其他是多賺的。
4.打房影響台灣經濟
這點不能苟同,以前房子好賣,是因大量投資客進場撐盤,現在投資客陸續退場下,當然只剩首購族及換屋族撐盤,但要對付這群人很花行銷預算的,且這群人買屋決策時間長對交屋又很囉唆,對建商及代銷當然不利了。我的觀點是政府到目前為止根本沒在打房,央行在管制銀行風險,財政部沒作為,內政部搞個半套的實價登錄及合宜住宅,這全部不叫打房。而且房地產何德何能可以帶領台灣經濟向前衝了?台灣經濟不振是因為政府打房?不然叫政府再多蓋個50萬戶的只租不售的住宅,依家庭所得來補貼,最高可享全額租金補貼好了?你看營造業者會不會連睡覺都在偷笑,那你看建商會不會上街頭抗議了。

還有節目上怎麼不討論建商怎麼左右手來作價,利用銀行、發行可轉債、商業本票來養地的?這些業者怎麼不敢提。怎麼不敢提建商怎麼利用很多"自稱合法"的管道來少繳稅(我不敢稱它叫合法節稅)。還有地方政府還在跟中央喊窮,怎麼不敢課空地稅。因為這些都在在影響到地主、建商的利益,也會影響政治資源的分配,我們大有為政府不敢做吧,很多政策硬做是會動搖國本的。
對不起,寫了這麼多,沒有什麼結論,希望大大們體諒。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