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房地產下跌不易的原因(文長)

你們分店該不會這個月還沒成交吧?....
沒關係, 反正大家都這樣, 還是加油吧!!
陸資和港資和外資, 很快會來台灣大舉搶進房地產,
不用怕!!
等QE3出來 熱錢又要到處亂竄了
以前一堆匯出海外的美金
因為預期美金貶值心裡恐怕有可能回流台灣
不論看空看多 都祝大家幸福
lung640128 wrote:
你們分店該不會這個月還沒成交吧?....
沒關係, 反正大家都這樣, 還是加油吧!!
陸資和港資和外資, 很快會來台灣大舉搶進房地產,
不用怕!!


很討厭這種的回話...
每次有討論,只要不看空,總是被貼上『房仲』

這種梗剛用很新鮮,看久了老實說... 很膩... 換個講法吧?!
打房打到GDP剩不到2%?????
不是說打房打假的?不是說別怕.
現在房仲業怪起打房了??????
話都你說的.
真是錯把馮京當馬涼了.積非成是又一樁~~~~~~~~~~~~~~~


乾脆說之前是炒房炒到GDP升到4%.5%.6%比較實在吧.
那時的GDP你說它是虛的也都OK(因為賺的錢都進房貸了.生活品質一樣差).再說那時的GDP是數字好看.跟少數人受到惠.跟本不真實.

現在的GDP才算是真真正正的GDP懂嗎!
現在的GDP才算是真真正正的GDP懂嗎!
現在的GDP才算是真真正正的GDP懂嗎!

反正房仲啥都能凹到它永遠是對的.永遠房子是一直漲的.不用管薪水10幾年沒漲.
反正倒店潮我看是來定了~~~~~~~~~~
版主的論點不曉得為何都能推論到房地產上漲?
每一個論點都有其盲點,
換句話說只要其中一個盲點成真,就不能推論到房地產應該會上漲。


1. 低利率:房地產的資金, 全部自有資金的比例並不高, 貸款的比例通常很高, 所以低利率的環境非常適合房地產的上漲, 就算持有房地產1~2年, 加上可以抵稅, 利息壓力並不會太大, 而台灣的低利率環境在未來全世界普遍低利率的份為下, 非常有可能會持續3~5年

──
低利率不代表錢就會進房地產,20 30年前利率10幾%的時候房價還不是狂飆,那時候沒人買房子嗎?
日本0利率好幾年了房地產還不是跌的一塌糊塗。



2. 補充健保費:明年開始利息收入超過2000元部分將要收取2%的補充健保費, 也就是現在非常多的銀行定存族或是股票收取股利的人馬上面臨被多收健保費的狀況, 讓原本已經是負利率或是虧損的狀況還要多繳費用雪上加霜, 這些人非常有可能考慮將錢轉進房地產

──
如果你有1千萬,只用來定存或拿股利,
1.37%的話要繳補充健保費 2740 元實得利息 13萬4260元
5%的話要繳補充健保費 10000 元實得股利 49萬元

我還真看不出來有人會因為區區幾千塊改買房地產。


3. 證所稅上路:明年開始證所稅有可能跟著上路, 股票交易對於個人的影響並不大, 但是對於部位比較大的大戶或是法人可能會調節股票部位, 將部分金額轉進房地產, 畢竟房地產在課稅上還是相對寬鬆, 持有成本會比較輕鬆

--
這確實有可能,但不要忘記一旦證所稅實施後,股票下跌一段後,
搞不好也會有另一群人賣房子來買股票,
那如何能確定房子會漲呢?

再者,如果真的股票大崩盤,我還真沒看過有哪一個市場可以股票崩盤但房地產上漲的。



4. 台灣的投資管道消失:投資利用閒置資產是避免被通膨吃掉的不二法門, 以前利率高的時候, 放定存可以有不錯的收益, 在上述低利率, 補充健保費, 證所稅上路, 讓台灣的閒置資產無處可去, 再加上之前科技業發展旺盛時, 還有不少資本支出可以吸納市場資金, 現在科技業營運普遍不佳, 幾乎讓民眾和銀行資金無處可去, 被迫投資房地產. (P.S.政府公債現在的利率也持續偏低)

───
相同的盲點,錢沒地方投資不能推論到就會將錢投入房地產中,
而且房地產也無法因為此原因而推論到會上漲,
不然中華電信幹嘛退錢給你,買房地產不就好了嗎?


5. 房地產持有成本偏低:現在的房屋稅和地價稅對於持有房地產的人來說, 根本就是天堂, 一棟實價千萬或是上億的豪宅, 每年的持有成本可能不到實際價格的千分之一, 如此大的差距讓買房投資炒作可以養地或養房


──
房地產持有成本低是事實,
但關上漲屁事,
你頭期款200萬買1000萬的房子,現實是你欠銀行800萬,持有成本不是唯一因素,
繳不出來就死定了。


6. 保險和銀行業資金無處去:由於以上原因, 加上產業經濟的變化, 台灣的保險業和銀行業都面對資金無法去化的問題, 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都是那些DRAM/LCD/太陽能等近年來虧損頻頻的產業, 銀行業都避之唯恐不及, 需要大量資本支出的行業除了台積電等少數企業外, 大部份都保守應對, 再加上之前的卡債, 因此將資金放在房地產(房貸)變成了不少銀行業的主要收入. 保險業更慘, 由於利率的偏低, 使得保險業靠利差賺錢變得相當困難, 買地養地似乎是唯一出路.

--
算了,不想講了
台北市目前所有產業的公會沒有一個看好明後年的景氣...

包括現在台灣最紅的觀光業(今年是正成長的喔!)

政府很努力在扭轉劣勢...

不知結果如何啊?
很單純的覺得自身和認識還有「熱錢」在手的親戚朋友們。
沒好幾棟至少自住一間者是幾乎全數了。
但如今景氣是怎麼敢去買樓房呢?
撿便宜的心態人皆有之。
可當今不僅貴。
持有過多地產的風險和成本堪稱巨大。
很保值免運作費的地產得建立在房價不斷上揚的基礎上是炒家必要有的認知。
感謝大家的回覆, 我的文章並非一廂情願地看漲房市, 而是提出一些看法, 認為台灣的房市在政府的一些作為下, 並不容易會有下跌的狀況, 就像我的標題一樣, 但是就會像之前幾年一樣上漲嗎?這沒有絕對關係, 誰說房市不能盤整或是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狀況.

至於認為我是房仲的看法, 呵呵, 如果有去看我之前的文章, 應該就不會這麼認為, 而且我認為房仲也不一定會看多或是看空房市, 對於房仲來說, 有成交量才是重點!!

還有我所提出的想法, 當然一個個拆解來看絕對不是房市看漲或看跌的主要因素, 畢竟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很多, 必須綜合起來看才會有比較嚴謹的想法.

其實這篇文章點出的某些原因造成房價不易下跌, 但是萬一原因反轉呢? 簡單地說, 應該有不少人從今年的房屋稅中發現, 不少人的路段率調整幅度相當大, 繳稅的金額也因此而提升, 從今年八月起實價登錄後, 地方政府就可以依據實價登錄的價值, 將土地公告地價和房屋現值調整到貼近市價, 如此一來就會提高土地的持有成本,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可以多一筆收入(房屋稅/地價稅屬於地方稅), 何樂而不為, 正可以解決地方稅收的不足!!

不過房市並不會像股市一樣快速崩跌, 所以瞭解一些關係之後, 如有有進出房市的需求時, 可以多一分瞭解與信心!!
原來啊~

我一直以為是火星人執政所影響的!!


/h,n wrote:
很討厭這種的回話...
每次有討論,只要不看空,總是被貼上『房仲』

這種梗剛用很新鮮,看久了老實說... 很膩... 換個講法吧?!


呃...當房仲不是可恥啦,可恥的只是不敢承認那群人....


--------------------------------------
以下這段不是回你...

GDP是因為打房才打成2%???

說的真好,原來台灣上市櫃出口的公司都在炒房,沒在做自己的本份,這樣看來,只好把房市打慘一點,他們沒利可圖才會專心工作,台灣才有希望....

你怎麼不說,GDP下降是阿扁害的?

--------------------------------------
最好大家都把20~40年薪水都放在房子上,然後國內GDP每年8%成長,其他也不用投資了,台灣房價一年漲10%,那GDP就一年成長10%....

老闆,不要做筆電了,把公司關一關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