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樓主估太高了...首先,三年資歷的工程師年薪破百就已經刷掉很多人了,大約是要國立大學工科+大型科技公司才有辦法達到。再來,年收150萬房貸支出50萬也太高了,最多30萬,其他生活費抓80萬、保險10萬、所得稅10萬、結餘20萬。以家庭所得分佈來看,台北市的中位數大約在150萬,所以用150萬來代表中產階級是合理的,只不過有人30歲前就可以達到,有人要30幾歲,有人要40歲就是了。30萬的房貸支出,貸款大約在5、600萬,所以總價1000萬應該是極限了,有長輩支助的會高一些,靠自己的就低一些。
Ambroise wrote:如果家裡有退休老師 ...(恕刪) +1本人年紀30+,家庭雙薪約180~200左右,在竹科上市公司上班,有一小孩,沒有長輩資助,針對長期的景氣來看,我只敢買約500的中古屋+100左右裝潢,因為真的不知道鬼島未來如何變化
樓主這篇文章的定義 一開始就設定錯誤誰能保證有20年以上的固定薪資收入?大概只有軍公教吧~~這些才叫中產階級~~其他都是無產階級!且買房根本沒有極限~~用力貸款~~隨便轉手都能賺誰跟你繳20年房貸阿讓有錢的呆子去繳就好了!
gunslingerh wrote:上次看到一個外國的中產階級的定義其中一條是: 手上擁有的短期可變現資產(現金,股票...)是隨時可以買下一間新房才可稱為中產階級。其他條件好像是至少擁有現住的房地產,收入部分忘記了。 Firetruck!!大家現在知道自己連中產階級都稱不上了吧!多慘啊!改叫輕貧階級好了
timosky wrote:這種討論沒甚麼意義...(恕刪) +1何謂中產階級?何謂極限?有中小企業的老闆,年收仟萬,但他自認為和大企業老闆比起來,自己算中產階級呀!極限?有人可以省吃儉用為了一圓買房夢有人手機要可以上網一個月要上仟元、要唱ktv、出門行頭要夠…這兩款人的極限也不同吧!
高估了啦一般來說 台北縣的首購族極限就在1000W高過此數字的都是換屋族 也就是收入較高的才能負擔桃園縣的話再低個200W年收100W有這麼容易拿到嗎?恐怕是很賺錢的公司才有3年經驗的工程師能拿到100W一般的公司是不可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