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9500 wrote:
有些老公寓的住戶很奇怪
寧願住沒人管理的公寓也不想繳管理費
公用燈泡壞了......無視
信件包裹不見......無視
公寓樓梯間髒亂....無視
閑雜人等出入......無視
還必須每天追垃圾車
談都更,第一句話就是"唉唷,還要繳管理費耶~~"
管理費代表生活品質的提升啊~
管理員幫我們看大門,收包裹
公共空間有整理,安全又整潔
垃圾有專人處理,不需要追垃圾車
說真的,這點錢都花不下去~難怪會一直住老公寓了
爸媽的房子,
土地40坪獨棟, 室內120坪,
都更建商開條件, 權狀220坪, 室內還是120坪, 管理費每坪估計60元,
每個月光管理費就要繳13.2K,
還有公水,公電, 停車位管理費,
我年薪只有100~120萬左右, 我都覺得負擔不了, 何況是己退休的父母呢?
公寓大廈來說
1.管理費有住沒住都得繳
2.一堆健身房游泳池根本永遠不會用到
3.太晚不能唱歌開party之類
4.土地持分少
5.看著沒事做的警衛 揮揮手指揮交通領錢 其實有點浪費
6.畢竟管理費大多用在公設 不是打掃住家裡面
住大廈為一的好處大概是隱私權比較好吧
不需要面對鄰居三姑六婆= ="
至於管理費只要持有那一間房地產
不管怎樣 就要一直繳加上 (管理費+手機費用+網路費用+水電費用+第四台+健保費+交通費)
至少一個月一戶現金流流出"固定"不吃不喝就要流 5000塊以上出去了
這五千塊看起來或許如同上面大大所說的 不會讓你變富豪
但是想想看如果是領固定薪資階級的 固定支出扣完 年度還要繳"綜所稅"
如此一來 資本累積會相對很慢 想要累積第一桶資本來翻身的機會空間會比較小
常言道:<滴水穿石;積沙成塔> 不會是沒有它的道理的
一個決策的決定將會影響下一個決策 環環相扣
勿輕小事,小隙沈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
以上純屬個拙見....
a2515125 wrote:
公寓大廈來說
1.管理費有住沒住都得繳
2.一堆健身房游泳池根本永遠不會用到
3.太晚不能唱歌開party之類
4.土地持分少
5.看著沒事做的警衛 揮揮手指揮交通領錢 其實有點浪費
6.畢竟管理費大多用在公設 不是打掃住家裡面
住大廈為一的好處大概是隱私權比較好吧
不需要面對鄰居三姑六婆= ="
以上純屬個拙見.
1.管理費沒住的確也是得繳,因為還是有警衛幫你看家~也有人幫你打掃屋外環境~
2.沒需求的人的確是可以選擇公寓或透天。像我會去使用健身房KTV就很值得。
3.公寓或連棟透天也不能唱歌開趴吧 XD 就算是獨棟透天,棟距太近的也不行吧 XD
4.土地持份是真的少~
5.「看著沒事做的警衛」這點是有問題的。
警衛在你看不到的時間點也是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的,假設真的是偷懶的警衛,
身為住戶的你也可以向管委會反應,或熱心一點自己擔任管委會委員。
管委會是可以像管理公司施壓甚至直接把管理公司換掉的。
6.電梯的保養、走道的清潔、燈具的維護、頂樓的漏水、大門的保全、郵件的代收、垃圾的處理,
這些東西雖然不是屋內,卻是你生活都需要碰觸到的事情,有人幫忙處理不是很好嗎?
我買新公寓大樓後,有擔任第一二屆的管委,由於一二屆剛成立事情多又雜,常常開會到很晚,
但相對的許多鄰居也會對你很客氣,因為他們知道委員的辛苦,
而且管理公司的總幹事或警衛也會對你客氣,因為他們知道你認識許多住戶,
如果他們做不好就有可能會換掉(我們是簽一年一約,到期前開會討論要不要換)
雖然說電梯大樓也有遭小偷的風險,但是因為有保全、電梯樓梯監視器、感應門禁,
所以壞人跑進來的風險相對較低,
我以前住透天被偷過幾次,床頭放球棒、風吹草動就睡不好的感覺的確不佳。
雖然有公寓大廈管理法令可適用
1個公寓少則4戶多則10戶
老鄰居都幾十年的關係了
要嘛各戶之間如膠似漆
要嘛彼此跟仇人沒兩樣
因此召開住戶大會(區大)是有困難的地方
沒有召開區大的合法要素與訂定社區規約
要強制收管理費是有其困難的
另外如以上各樓所述的根本問題
戶數過少 管理費就會收太少
一個月只收1-2萬塊的管理費不好用
用來清潔公共區域與修繕公共設備(抽水馬達等)有剩
但要雇人來做其他事情(保全/守衛/垃圾)又不足
絕大多數的公寓有沒有電梯這類的設備
要住戶每個月支付固定的費用有些困難說服
我覺得這幾年應該沒人蓋公寓了吧
未來應該華夏或大樓社區或透天社區為主
新的房子蓋好以後都不會像公寓這樣沒人管公共區域
公寓管理的問題目前的困境是 非不為也 是不能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