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人口紅利..的影響

買得起的就下手,買不起千萬不要擴張信用把下半輩子賣給銀行。

看多 消息面再創新高,實際交易價沒人知,政府作多放出40年房貸。

看空 房價飆漲,一般人收入卻沒增加,天底下有只漲不跌的商品。


kkfuture wrote:
首先人口是會移動的 這點無庸置疑 我個人也認為當人口減少時 人口會往都市化移動...
.......
我在舉一個例子 條件完全跟上面一樣 唯一的不同是 當家庭人口改變後

一個人的產出從一個月4萬 成長到10萬 家庭越所得一樣是20萬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

我敢說台灣房價依然會堅挺上升 為什麼?因為人口移動效應往都市化 再加上整體國家經濟產出

不下降 房價當然往上阿 。 妳們認為人口紅利下降後的台灣是走第一個例子 還是第二個
...(恕刪)


香港左翼人士蕭裕均在"資本主義與城巿發展"中就指出~

城巿發展一直與資本主義密不可分。晚近不少馬克思主義者和都巿研究學者都認為

城巿是資本主義的累積中心。一方面,資本主義要解決其過度累積的問題,

便不斷在城巿發展中破舊立新,以「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來創造更多累積空間。
故我們常在城巿內見到不少借發展之名來拆卸舊有建築。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不斷擴張的特點,使資本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段中,

把一些不能獲取平均利潤的空間重新改造,增加其累積的能力,

在整體上增加資本主義的平均累積率。


這種空間改造的一例便是城巿化,把農業用地改變,興建新工廠、大廈、商場,

令資本能更有效和集中地分配到更多的土地上。

故此,土地的使用,不單 是資本主義的命脈,

更是關係一個社會的社會關係(如階級結構和財富分配)的重要因素。

要了解一個社會的變遷,我們便要從一個社會的土地使用著手,

從中了解土地使用的改變如何影響社會的階級結構和財富分配的情況。

--------------------------------------------------
從都市更新與五都升格的政策中,可以看到人口往都市移動的變化。

以及中南部大舉擴建科技園區多可見到資本擴充城市化的現象。

--------------------------------------------------
看看以下新聞~

神林路沿線一天僅四班次客運往返台中
連絡大雅、神岡區主要道路神林路沿線一天僅四班次客運往返台中,通勤族得騎車到社口或大雅鬧區搭車,市議員廖述鎮昨指出,各地都有便利的市公車,獨漏此路,沿線居民實在太不便了。
----------------------------
神岡童醫院將落幕~
已經營9年的台中神岡童醫院因不堪長期虧損,決定只經營到4月底,院方在門口張貼歇業公告,讓當地民眾覺得依依不捨。
------------------------------------------
台開通過台中神岡豐洲科技工業區二期開發案資格審查~

台中市神岡豐洲科技工業園區二期土地開發案,是產業創新條例發布實施以來首次由地方政府公告甄選開發單位之中大型產業園區開發案,台開公司如順利取得此案,開發收益除勞務收入外,還可依產業創新條例第47條獲得超額成本收益。
非洲,印度,菲律賓的年輕人比例都大於老年人,人口紅利的影響有很厲害嗎?
反正遠見雜誌採訪張忠謀,張榮發,這些成功人士都提倡說沒有退休的一天,
要工作到最後一刻,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也一大票都是老到可以領老人年金的,
表示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年輕人的人口紅利嘛.
那些老人都那麼厲害,年輕人都那麼草莓,那就讓老人繼續作到爽作到死就好啦.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achitsai wrote:
花時間打那麼多字………………浪費時間
你家人口減少…………別人家有子有女出長成……
……...(恕刪)


就算你家很會生,也改變不了台灣人口一年比一年少的現況
現在台灣青年人口就比壯年人口少了幾百萬人
幼兒人口更是少更多
在收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
房價要繼續漲真的很難
以後房子越蓋越高
人口越來越少
空屋一堆房價鐵定大跌

kkfuture wrote:
最近發現很多版友在討...(恕刪)


在台北市

住屋真的跟人口紅利一點關係都沒有

台北住屋根本完全不足

去看看台北有多少人是擠在那超小房間裏

我想只要有能力就會購屋換屋

跟人口紅利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kkfuture wrote:
看看我們的國家負債

再看看我們的未來人口 世界出生率最低 而且下降幅度很快。

台灣產業結構要改 但很難既得利益太大 要破壞不是那麼簡單 或許台灣需要痛一次...(恕刪)


事實上依照目前政府財政的狀況,台灣已經沒有所謂痛一次的條件。

台灣由高齡化過程,進入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國家,已經是進行式轉眼即至的狀態。

老化社會所帶來的消費型態改變,對內需也會是一種衝擊。

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提到過~要拋棄過去的社會常識。以前景氣不好日子過得苦,

政府就靠降息、提高貨幣供給來刺激經濟,但事實證明,不管是現在的日本或台灣,

即使利率都陸續創下世界新低,但是現在社會與消費心態的結構改變,這套方式並不適用。

而所謂的產業結構,亦是走向致使M化的貧富差距問題亦日趨擴大。

關於改變產業結構,政府前陣子提出了設立虛擬境外特區,解決業者提出本外勞薪資脫鉤的

訴求。以及之前大力推行而受選情衝擊而喊卡的國光石化投資案,諸如此類衝擊本土勞工

就業權益,造成社會結構問題,出賣土地與環境資源,之類形成大政府,富商人.小人民

的瘋狂尋找租稅財源之逆行措施,即有可能在產業升級無門無路可行的窘境之下,

成為台灣一條不得不的道路。

然而依循國際上美國正在推行之產業回流復甦計劃中,補足美國無法回流之資本密集的

低利技術產業應變規劃,仍然不見政府提出相關引導資金,人才,業者之措施。

枉顧時局變化,任憑同質性競爭國家,奪取生存機會。

另老年化衝擊所需之長照等老年產業的規劃也是慢如牛步,內容更是不知如何言喻。

奴隸與國王 wrote:
就算你家很會生,也改...(恕刪)


沒關係啦

就讓建商多蓋房子吧

反正就把大樓當透天住
achitsai wrote:
你家人口減少…………別人家有子有女出長成…………...(恕刪)



這提議非常好

可以有效解決少子化的問題

具體作法就是. 由政府立法強制每對富人夫妻在30~40歲的階段生滿五胎

時限內未完成,少一胎就沒收夫妻名下及其三等親內之五分之一財產總額

如果怕太辛苦,沒關係,政府很體貼,在外面的小三生的也可以計入胎數內,反正以後可以辦認領


這樣就可以充分確保少子化的問題不會發生,而且人力素質頗高.


一般老百姓生不起養不起?


沒在怕的啦!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供加賊!
還不是供不應求
供需問題
認為有預算就買
錢不用在購買
它就只是紙張
HaHaSue wrote:
這提議非常好
可以有效解決少子化的問題
具體作法就是. 由政府立法強制每對富人夫妻在30~40歲的階段生滿五胎
時限內未完成,少一胎就沒收夫妻名下及其三等親內之五分之一財產總額
如果怕太辛苦,沒關係,政府很體貼,在外面的小三生的也可以計入胎數內,反正以後可以辦認領
這樣就可以充分確保少子化的問題不會發生,而且人力素質頗高.
一般老百姓生不起養不起?
沒在怕的啦!


真要這樣施行的話,
有錢人可要天天為"房事"而爽死了.

看來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