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xe L wrote:
畢竟自有率這麼高...(恕刪)
看來你對房市的理解,被建商洗腦的蠻嚴重的。
你知不知道自有率是怎麼算的?
台灣家戶有60%有一房,剩下的10%有兩房以上,無殼蝸牛大約有30%。房價漲其實是討好那一成的人而已,但是建商會用錯誤的訊息(比如說高房屋自有率)把剩下九成的人洗腦。
01不能直接貼文,去網路查「華昌宜」(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揭開高住宅自有率的真相」一文(2010年4月7日中國時報投書),你就知道錯誤的用詞(住宅自有率?)可以把資訊扭曲到什麼樣的程度。
發消費券是印鈔票「給每一個人」。用低利支撐房價一樣是印鈔票,不過,是鼓勵購屋者加碼,把未來可用來消費的所得「集中交給建商及建築相關行業」。
房地產已經是台灣經濟之癌,這個日後再述。不過,你只需問自己一個問題:
再高的房價,再賺錢的建商,可以幫助台灣提昇「經濟競爭力」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