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ung1105 wrote:
要墊高房價的手法有很...(恕刪)
我會有這樣的看法
在於建商銷售中心告訴買屋者的目前成交價
就跟房子賣出幾成一樣是不被購屋者完全信任的(售屋者的話就算是真的人家也會存疑)
而建商這回因為實價登錄就有政府為其成交價格去背書
至少人民比較相信政府提供的成交價
建商就可賣一陣子把價格調個一兩萬上去
若再用人頭戶或股東去成交該價或是真的有購屋者願意以該價購買
那時政府登錄的成交價就是建商上調後的
慢慢賣慢慢調像溫水煮蛙把房價推上去
調到賣不動時就找人頭用該價去成交(頂多付點稅金)
讓觀望者覺得再不買成交價又要上調了的預期心理
只要慢慢漲政府就不會太干預
當然實價登錄後的實價課稅當然又是政府想要弄錢的政策
但此政策正好也給可以給建商可利用來墊高房價
grandsun wrote:
我會有這樣的看法
在...(恕刪)
聽起來好像很合理? 事實上能這樣操弄競爭的市場的話,那99%的產業都可以用這招...
看來我們的LCD產業有救了! 自己要這樣搞,有可能嗎? 等建商實現給我看

比我看過的主力作手聯合公司派炒股,還要難操作10倍以上~留下證據被檢調捅出洞到很可能!
民不與官鬥,人家大劉小劉都不敢玩了....你硬是要搞地政機關和稅務機關 = =
我看最聰明是劉媽媽,早早回到長期投資的店面本業~豪宅真的要玩很大

很多人是靠黑暗面賺很多年拉~不過爆一次塑化劑弊案,那你也賠光光嚕

我是不敢玩拉

不過真的要實行的話,是很有可能的計畫案! 倒是像早期的主力炒股一樣,千萬別被抓到

也不要發生意外,像突然景氣變差、資金嘎不過來...
這種風險跟期權套利一樣,常玩到越玩越大,賺很爽抵不過輸一次

我是不想留證據在地政或稅務機關,公務員素質越來越恐怖,拼死活考高考也台大碩士一堆...
調查局又都是台清交成的高材生,我不想挑戰柯南的推理能力

順便一提,我發文中有一個"籌碼高檔爆量"的理財區提問!
我事後看,原來我第一個觀察到主力炒股案...檢調也查到嚕! 新聞炒很大

看到有那麼多人酸版主代表此處空方力道強勁
小妹雖然也在準備買房
但我覺得版主說的不無可能
建商的手法很多
除非政府有相關配套
不然買房只要送你個冷氣家電裝潢房價就上去了
改天買房送車當促銷也沒啥不行吧
剩下來的房子過了促銷期不必送東西但政府登錄價已提高
這算促銷合法的吧
更何況建商有多少股東與親友可以當人頭阿
真的用提高後的價格跟建商買房自住或當投資不行嗎
我是建商蓋好房子難到不能賣自己的弟媳或三舅公嗎
老闆私下退現金稅金你會知道嗎
你以為中華民國的政府神通廣大阿
拿啥股票或中古炒房大戶作比擬根本是模糊焦點
拿某商品聯合漲價或囤積譬如大大說的LED燈等
跟房子這種商品根本完全不一樣
房子有地段格局作向建材樓層採光新舊....等
獨特性太強烈
碰到喜歡的物件有人就是肯出較高價(因為獨特)
小妹朋友還因為進去的感覺好像不錯連殺價都幾乎沒有就買了(唉!她太感性了!!)
跟所謂聯合哄抬漲價或囤積的商品功能幾乎相同是不能拿來比擬房子的,比如鮮奶麵粉甚至登泡等..
網路上有意見大家可以討論
何必酸來酸去好像別人的想法都是屁
沒有讓 有機會的人 上下其手
對國家稅收 更有利
之前有人說過 左右手互換 拉抬房價 (有用嗎!?)
本來一個社區 大概都落在 一坪30萬 ~~~~~~~~~~~~
有天 一戶 成交 ~~~~~~~~~~~~~~ 一坪50萬
好了~以後有人會想賣 就是 一坪50萬 ~~~~~~~~~~~想要賣
這下好了~ 這個社區 不只一戶要賣了 一下變 10戶要賣 一坪50萬
那~~~~~~~~~~~~~~~~~ 是不是真有需求支撐~~~~~~~~~~ 一坪50萬 呢!?
房價 大家買賣都是實價登錄之後
一坪50萬 一坪30萬 都在那邊~~~~~~~~~~~~~~~~~~~~~
當那個社區 最近成交 都一直在 一坪50萬 ~~~~~~~~~~~~~ 大概就是有那個價值
若是只是 拉抬房價 成交 那幾戶 ~~~~~~~~~~~~~~~~~~~~~~~~~~
其他還是那個 一坪30萬 ~~~~~~~~~ 就是沒那個行情
實價登錄在自由市場裡根本無法撼動房價,就如同買中古車一樣,如果政府把同一車型,同一個月出場的二手均價公佈出來,對你想買二手車的人,會把價錢拉下來嗎?每輛車的狀況都不同,一個好的物件,買的人自然就會用較高價去追逐,不好的,車商自然就會降價求售.更何況房子的實際價值更難用"區段均價"來表達,一個模糊不清的資訊只是提供有心人更多上下其手的機會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