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shu wrote:不會沒有房子,有錢人把市面上的房子買光了,建商還會再蓋房子的‧ 這講法也對啦~不過房子的價值評定之中地段也包含在內,而地段是無法複製的,好的點才會保值。就像新北市的新房子,還是比不上大安區的老公寓
房價是平盤沒錯,但是整篇原因全錯。短期內平盤(1~2年)。長期必跌(3年以上)。講過很多次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房價炒不上去,沒人肯接下一棒。你看一下現在01還是有人看漲,但是又講不出原因,只能信心喊話。XX地區必漲。我現在絕對不賣房,原因你們自己想。你們這些窮人,我很難跟你解釋有錢人為何要買房。喊歸喊,還是沒人信。但是利息低成這樣,那些最後一棒的屋主有本錢玩長期抗戰。所以房價還會平盤個一陣子,之後就是10年以上超長緩跌。大前提是未來10年利息都不變,假設哪天突然升息,那就是暴跌慘跌。成交量「永遠」不會回來,不用等了。人性就是追高不追低,不管是緩跌還是暴跌,愈跌愈不敢買。量不可能回升。
說到回學校學經濟學還是要說一下影響供需問題主要還是在於比較利益與機會成本對於買方的比較利益與機會成本看法是1.未來上漲的可能性如何?2.其他投資的投報率如何?(與利率有關)對賣方來說比較利益與機會成本看法是1.未來上漲的可能性?2.自住或租金投報率划不划算?(一半與利率有關)3.現金維持率的問題(也與利率有關)針對以上買賣方的考量房價想繼續大漲已經很難投資客因為奢侈稅而退場緊接著又是實價登錄未來短期就是平盤的考量下主要上漲追多的誘因就已經沒了說到盤呀很多盤呀最明顯的就是追高殺低看起來追高已經沒望了盤呀萬一殺低起來也是很可怕的剩下的主要就決定在於利率只要未來利率上漲以租金的投報率來說台北市中心區的住宅來說出租的投報率真的很差最近已經開始有一個現象租屋的人開始都往新北市延捷運線移動反正只是租幾年來住區段考量就比買房更不重要通勤時間可接受外加便宜就好台北市套房以外的產品出租有比較難的現象了這情況持續下去萬一升息房市就很不樂觀了
jim_raynor wrote:就像新北市的新房子,還是比不上大安區的老公寓 要我寧可住新房子我可不願意住在老公寓裡自慰...地段沒有沒辦法複製得這回事不然信義計畫區怎麼形成的..別太聽信建商所謂的地段地段地段這鬼話...現在的好地段剛好是建商營造出來出貨的藉口能夠找到未來的好地段才有可能因此賺錢...當然在現在好地段泡沫還沒爆前轉手仍有賺頭但可能要手腳快一點..
魏至聖 wrote:要我寧可住新房子我可不願意住在老公寓裡自慰...地段沒有沒辦法複製得這回事不然信義計畫區怎麼形成的.. 您是您 市場機制是市場機制,估價師就是這用套來估的。信義計畫區成立,大安區的房價還是一樣貴~能期待的只有"買到下一個信義計畫區"。但有趣的是,這還是建立在地段地段地段上!不論新舊,地段好才能保值。
大大們說的都有道理,其實實價登錄,目的就是回歸"供給需求面".避免房市過熱,讓有好的地段,好的生活機能的區域,慢慢漲. 否則一旦泡沫,好的壞的一起死囉! 就像一家公司最後還是看基本面.而台灣的房市其實也是可以依照區域比喻成若家公司,一樣的邏輯.至於仲介呢,就是純領服務費的份了,別想從中搞鬼.買賣雙方呢,就像前幾位大大說的,看看各自的需求及斤兩來決定要搶進還是退一步呢,所以理想價會變動,但是實價登錄只是所小這個變動而已.未來的也許推實價課稅,那才是大家要傷腦筋的.
永遠的旁觀者 wrote:小弟認為實價登錄的意義在於銀行貸款,以後全額貸很可能就消失了。這部份會不會有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資金門檻拉高了直接造成投資客退出市場...房價當然普遍是下跌...但A咖地段可能會溫和上漲...
PhoenixWang4634 wrote:實價登錄主要是對投機...(恕刪) 小弟『個人』是覺得會『緩跌』~時價登錄後~賣方"比較不會"出現大幅度加價狀況~買方要大刀砍價的狀況相對減少~對於價格的差異點~除了回歸基本供需外~應該就是所謂的『標的物』狀況了!